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论坛

小公司如何做项目管理(下)

浏览 32792 次
该帖已经被评为良好帖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8-08-01  
ltian 写道
liuqiang 写道
ltian 写道
小公司需要管理吗?小公司需要的是干劲。

哼,小公司尤其需要干劲,但经常是干着干着就没劲了,靠一时的激情和干劲撑的住一年我就佩服你的毅力。
所以需要管理这种干劲,使之细水长流……

小公司的干劲是靠市场和金钱来刺激的,不是靠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小公司的管理完全靠人,靠领导的人格魅力,干的没劲是觉得没有希望,如果有希望 ,会继续充满激情的。

不同意唯金钱论,金钱激励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小公司经常公用许多新人,相比之下融入感,成长机会,相互尊重等有时候比金钱更有激励作用!小日本这方面就有独到的地方!不是发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是所有公司都有那么多钱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8-04  
sun_monkey 写道
有一套项目管理平台的软件蛮好,可以看一看喔:www.mansuo.com

 

工具只能是工具! 

 

你是漫索的吗?蛮喜欢你们老大林锐的大学十年:)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8-05  
sun_monkey 写道
有一套项目管理平台的软件蛮好,可以看一看喔:www.mansuo.com

据说是花5人年的做出来的,呵呵!
你们的功能和我设想的还差很多,比较适合与想过CMMI3的公司当摆设。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8-07  
to gurudk 以及前面那个苏州的mm
其实拍脑袋并非我自己独创,实际上cmmi的官方方法psp/tsp就是建立在拍脑袋的估算基础上的。当然我这里强调的是拍脑袋并不是啥坏事情,只不过要看你如何拍。
如果你去研究psp的过程,会发现其预估是建立在一个对于开发过程的数据和流量进行记录和回顾,以及对产出进行统计和对比的基础上的。这其实是一个强力的经验养成和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提供快速提高拍脑袋结果的准确性的好方法。可以说任何想提高拍脑袋水平的人,大概的路子也都是这个。当然我并不是说psp的做法在实施层面就很好了,其中还是有很大的欠缺,特别是公式和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选择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个方法的框架和组成形式是好的,是值得我们仔细认真虚心的学习领会的。
7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8-08  
ozzzzzz 写道
to gurudk 以及前面那个苏州的mm
其实拍脑袋并非我自己独创,实际上cmmi的官方方法psp/tsp就是建立在拍脑袋的估算基础上的。当然我这里强调的是拍脑袋并不是啥坏事情,只不过要看你如何拍。
如果你去研究psp的过程,会发现其预估是建立在一个对于开发过程的数据和流量进行记录和回顾,以及对产出进行统计和对比的基础上的。这其实是一个强力的经验养成和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提供快速提高拍脑袋结果的准确性的好方法。可以说任何想提高拍脑袋水平的人,大概的路子也都是这个。当然我并不是说psp的做法在实施层面就很好了,其中还是有很大的欠缺,特别是公式和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选择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个方法的框架和组成形式是好的,是值得我们仔细认真虚心的学习领会的。

在后期确实很多精确性的估算方法,但是,在很多固定期限的合同中,是在需求不是很明确下的情况下估计的。但是这些估计也很必要,因为要确定报价。这个阶段是很难进行估计的,但不估计,纯粹拍脑袋更不合适。拍脑袋可能误差200%,正式的估算方法可能把误差缩小到60%-70%。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8-08  
gurudk 写道
ozzzzzz 写道
to gurudk 以及前面那个苏州的mm
其实拍脑袋并非我自己独创,实际上cmmi的官方方法psp/tsp就是建立在拍脑袋的估算基础上的。当然我这里强调的是拍脑袋并不是啥坏事情,只不过要看你如何拍。
如果你去研究psp的过程,会发现其预估是建立在一个对于开发过程的数据和流量进行记录和回顾,以及对产出进行统计和对比的基础上的。这其实是一个强力的经验养成和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提供快速提高拍脑袋结果的准确性的好方法。可以说任何想提高拍脑袋水平的人,大概的路子也都是这个。当然我并不是说psp的做法在实施层面就很好了,其中还是有很大的欠缺,特别是公式和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选择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个方法的框架和组成形式是好的,是值得我们仔细认真虚心的学习领会的。

在后期确实很多精确性的估算方法,但是,在很多固定期限的合同中,是在需求不是很明确下的情况下估计的。但是这些估计也很必要,因为要确定报价。这个阶段是很难进行估计的,但不估计,纯粹拍脑袋更不合适。拍脑袋可能误差200%,正式的估算方法可能把误差缩小到60%-70%。

我没有看到过所谓正规的估算方法不是基于拍脑袋的(不是拍脑袋就算不上是估算了),这一点不需要争论了。同时确定报价也并非是必须准确的知道项目规模的,只要在一定限度之内就可以了。而拍脑袋的能力高下,决定于经验积累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比较欣赏psp在这个方面努力的最根本理由。
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不存在(不仅仅是实际上不存在,而且是理论上不存在,并且是经过数学严密计算证明过的)一种方法可以不依靠人的这种拍脑袋能力,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合理的预期,更加谈不上什么能够把它的误差同另外一个什么东西对比了。这个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7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8-11  
ozzzzzz 写道
gurudk 写道
ozzzzzz 写道
to gurudk 以及前面那个苏州的mm
其实拍脑袋并非我自己独创,实际上cmmi的官方方法psp/tsp就是建立在拍脑袋的估算基础上的。当然我这里强调的是拍脑袋并不是啥坏事情,只不过要看你如何拍。
如果你去研究psp的过程,会发现其预估是建立在一个对于开发过程的数据和流量进行记录和回顾,以及对产出进行统计和对比的基础上的。这其实是一个强力的经验养成和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提供快速提高拍脑袋结果的准确性的好方法。可以说任何想提高拍脑袋水平的人,大概的路子也都是这个。当然我并不是说psp的做法在实施层面就很好了,其中还是有很大的欠缺,特别是公式和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选择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个方法的框架和组成形式是好的,是值得我们仔细认真虚心的学习领会的。

在后期确实很多精确性的估算方法,但是,在很多固定期限的合同中,是在需求不是很明确下的情况下估计的。但是这些估计也很必要,因为要确定报价。这个阶段是很难进行估计的,但不估计,纯粹拍脑袋更不合适。拍脑袋可能误差200%,正式的估算方法可能把误差缩小到60%-70%。

我没有看到过所谓正规的估算方法不是基于拍脑袋的(不是拍脑袋就算不上是估算了),这一点不需要争论了。同时确定报价也并非是必须准确的知道项目规模的,只要在一定限度之内就可以了。而拍脑袋的能力高下,决定于经验积累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比较欣赏psp在这个方面努力的最根本理由。
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不存在(不仅仅是实际上不存在,而且是理论上不存在,并且是经过数学严密计算证明过的)一种方法可以不依靠人的这种拍脑袋能力,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合理的预期,更加谈不上什么能够把它的误差同另外一个什么东西对比了。这个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看来我们对拍挠脑袋的理解不一样,呵呵。我所说的拍脑袋是未使用任何的预先定义的估算方法。当然最终都是人在做决定,什么都可以说是拍脑袋,但讨论这个就没有意义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8-11  
gurudk 写道
ozzzzzz 写道
gurudk 写道
ozzzzzz 写道
to gurudk 以及前面那个苏州的mm
其实拍脑袋并非我自己独创,实际上cmmi的官方方法psp/tsp就是建立在拍脑袋的估算基础上的。当然我这里强调的是拍脑袋并不是啥坏事情,只不过要看你如何拍。
如果你去研究psp的过程,会发现其预估是建立在一个对于开发过程的数据和流量进行记录和回顾,以及对产出进行统计和对比的基础上的。这其实是一个强力的经验养成和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提供快速提高拍脑袋结果的准确性的好方法。可以说任何想提高拍脑袋水平的人,大概的路子也都是这个。当然我并不是说psp的做法在实施层面就很好了,其中还是有很大的欠缺,特别是公式和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选择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个方法的框架和组成形式是好的,是值得我们仔细认真虚心的学习领会的。

在后期确实很多精确性的估算方法,但是,在很多固定期限的合同中,是在需求不是很明确下的情况下估计的。但是这些估计也很必要,因为要确定报价。这个阶段是很难进行估计的,但不估计,纯粹拍脑袋更不合适。拍脑袋可能误差200%,正式的估算方法可能把误差缩小到60%-70%。

我没有看到过所谓正规的估算方法不是基于拍脑袋的(不是拍脑袋就算不上是估算了),这一点不需要争论了。同时确定报价也并非是必须准确的知道项目规模的,只要在一定限度之内就可以了。而拍脑袋的能力高下,决定于经验积累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比较欣赏psp在这个方面努力的最根本理由。
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不存在(不仅仅是实际上不存在,而且是理论上不存在,并且是经过数学严密计算证明过的)一种方法可以不依靠人的这种拍脑袋能力,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合理的预期,更加谈不上什么能够把它的误差同另外一个什么东西对比了。这个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看来我们对拍挠脑袋的理解不一样,呵呵。我所说的拍脑袋是未使用任何的预先定义的估算方法。当然最终都是人在做决定,什么都可以说是拍脑袋,但讨论这个就没有意义了。

我所说的拍脑袋是建立在人类直觉基础上,并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辅助,但是中心是人类直觉。
实际上人类直觉的可靠和高预测能力,特别是面对高复杂和多头绪的场景是大大高于现有其他方式的。这一点你可以去学习学习实验心理学。而人类的这个直觉能力,还可以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回顾进行加强,这也就是我多次强调psp的那个方式价值的原因。
而采用预先定义的估算方法的根本问题,在于数学的理论证明未来不可预测,从而证明这样的方法理论上站不住脚。第二,由于这种预测涉及的要素太多,那么这个预定义的方式所耗费的代价也必然会十分巨大;而同时如果这个耗费不大,也恰恰可能说明,你考虑的要素太少。
第三,由于预定义形式往往给人造成是基于客观的错觉(而其推演方式和最初的书籍启动点往往又是直觉的),从而造成其预测的观点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力国强,也就是为了证明其预测的正确往往会为了预测结果而结果的后果。当然基于直觉的方式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由于直觉的随意性比较强,而且使用直觉的时候往往是集体直觉而不是单体直觉,从而冗余性会抑制这种对结果的自我校正。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8-11  
“拍脑袋”,“直觉”这样的词,都容易引起情绪化的误解。
温伯格的“中文版”的书中,用的词是“常识”。
大致意思是,推导式的分析很快会在现实问题面前变得不堪重负,
而造成分析瘫痪。这需要通过“常识”来大大降低问题的复杂度。
这种情况大家可以想想如何来下围棋。



o6z的句子,如果改写一下是这样:
O6Z所说的拍脑袋是建立在人类常识基础上,并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辅助,但是中心是人类常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8-11  
tuti 写道
“拍脑袋”,“直觉”这样的词,都容易引起情绪化的误解。
温伯格的“中文版”的书中,用的词是“常识”。
大致意思是,推导式的分析很快会在现实问题面前变得不堪重负,
而造成分析瘫痪。这需要通过“常识”来大大降低问题的复杂度。
这种情况大家可以想想如何来下围棋。



o6z的句子,如果改写一下是这样:
O6Z所说的拍脑袋是建立在人类常识基础上,并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辅助,但是中心是人类常识。  

我觉得还是直觉比较好。
因为常识里面包括了直觉和一些已经从直觉固化为知识的东西,从而容易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夸大知识的作用,而隐藏直觉的作用。其实任何一种专业化强的职业,直觉方面的作用都是关键性的,比如医生和法律工作者,其关键要求并不是你知识是不是已经具备(具备是必要条件),而是否在经验和直觉方面具备才是充要条件。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个职业的入门要求是必须要有数年的从业经验的缘故。
而美国的两个所谓的权威机构,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这两个方面做得事情,恰恰说明了人类意识中卑鄙和龌龊的一面(一个是IEEE,一个是SEI)。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