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Java企业应用论坛

工作流模型需要有突破

浏览 11093 次
精华帖 (1) :: 良好帖 (7) :: 新手帖 (0) :: 隐藏帖 (16)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9-10-30  
linliangyi2007 写道
国外基于数学模型的工作流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的,实际上国内工作流难做就在于,破坏规则的都是企业领导


赞同,不过国外的BPM产品ultimus,IDS,cordys,在中国卖的还挺火的,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加入了中国特色,还是开发人员做的扩展。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0-30  
规范只是某些权势巨头自己玩的游戏规则而已
但思考一下:如果我们不遵守足球的规则,却想玩足球,你说该怎么办呢?


另外,工作流引擎从定位来看,一般有两种:
1、关注人机交互的工作流;
2、关注宏观业务流程整合的工作流。

现在这种工作流都不缺,但我还是觉得ULTIMUS强大,个人的观点是他们注意到了实用性:
1、真正面向业务专家,解决标准化流程的快速建模、部署、实施;
2、提供开发人员更多的介入手段,实现更大弹性的业务流程。

提供纯粹的工作流引擎,没有太大的价值,就好比提供了Portlet Container,但我们毕竟还是要总体解决方案的Portal Server一样。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0-31  
nychen2000 写道
linliangyi2007 写道
国外基于数学模型的工作流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的,实际上国内工作流难做就在于,破坏规则的都是企业领导


我感觉“数学模型”只是工作流模型的一个方面,还该包括数据模型,资源模型等。但是数据模型和资源模型做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很有趣的新思路,值得思考!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1-01  
其实工作流的使用领域是多方面的,层次也是多个层面的,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对工作流的侧重点不同,关注点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设计工作流系统的时候,还是应该在思想里面准备多套方案和多个设计思想,根据情况来使用,而不是以为用单个设计方法就能够解决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吸纳不同的工作流设计思想,兼收并蓄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Java企业应用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