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老帖子 主题:我看韩寒的《独唱团》
该帖已经被评为良好帖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10-08-03
zwchen 写道 kusix 写道 哦。。。。你现在说的这段话还像那么回事,感觉你现在的想法已经和最初完全不同了。 让我们回顾一下 zwchen 写道 这本杂志吐露的,更多是一些文学青年对这个社会的悲愤和无奈,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阴和俗,而不是《读者》的阳和雅。文学,也算是一种艺术,但韩寒的艺术,似乎带给人更多是沉闷和压抑 一个经历过悲愤,并且境界已经越过悲愤的人,看到这些文章,不应该是这种感受,,除非,他从来就没愤怒过。 或许我们每个人,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会变的越来越成熟,看到黑暗不再感到愤怒,而是积极的改变自己,爱自己周围的人,改变周围的人。 但毫无疑问,如果你从来没愤怒过,那你心中就从来没出现过正义,那么后面的成熟就不再是成熟,而是麻木与冷血。 1、我的态度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语气缓和了,不想弄得剑拔弩张,因为我们的价值取向都差不多:向往正义和公平。 2、遇到问题,我现在更习惯于通过方法,而不是情绪解决,比如SWOT分析,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然后做最优选择。 即使在暗无天日的世界,我相信自己依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因为我知道,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虽然自己曾经也倾向愤怒和抱怨,其实,那都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不給力啊....這個誰都有,只是在網上不喜歡較真罷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8-03
我也是80后,看到好多网友都不支持zwchen的观点,我怎么对zwchen的观点很认同呢?我觉得楼主说的并不错,而且表达的意思也很中肯。。。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8-03
zwchen 写道 kusix 写道 哦。。。。你现在说的这段话还像那么回事,感觉你现在的想法已经和最初完全不同了。 让我们回顾一下 zwchen 写道 这本杂志吐露的,更多是一些文学青年对这个社会的悲愤和无奈,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阴和俗,而不是《读者》的阳和雅。文学,也算是一种艺术,但韩寒的艺术,似乎带给人更多是沉闷和压抑 一个经历过悲愤,并且境界已经越过悲愤的人,看到这些文章,不应该是这种感受,,除非,他从来就没愤怒过。 或许我们每个人,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会变的越来越成熟,看到黑暗不再感到愤怒,而是积极的改变自己,爱自己周围的人,改变周围的人。 但毫无疑问,如果你从来没愤怒过,那你心中就从来没出现过正义,那么后面的成熟就不再是成熟,而是麻木与冷血。 1、我的态度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语气缓和了,不想弄得剑拔弩张,因为我们的价值取向都差不多:向往正义和公平。 2、遇到问题,我现在更习惯于通过方法,而不是情绪解决,比如SWOT分析,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然后做最优选择。 即使在暗无天日的世界,我相信自己依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因为我知道,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虽然自己曾经也倾向愤怒和抱怨,其实,那都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吧。我们对大环境如社会的态度,和对小环境如公司的态度,都是类似的。 我呆过好几家公司,这几家公司在bewww上都有人骂过或抱怨过,包括自己身边的同事,但我从不抱怨,这倒不是自己被“优待”。 比如我刚去一家公司的部门时,经理告诉我这个项目需要倒班一段时间,然后我就向部长请示换部门,部长就答应了。 在项目中有些人觉得管理混乱,我只是在想,我有没有学到我想要的东西,并且领导安排的事情,我都全力以赴做好,虽然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做,有没有价值。 如果有人觉得公司惨无人道,那就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然后再看看就业市场,积累能量,择机离开嘛。因为,公司不太可能因你而改变,改变的只有自己。 道理大家都懂,问题是,能不能过把“不抱怨”养成习惯,形成一种正面思维。 什么叫正面思维,是和谐的思维么? 遇到事情冷静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没错,我也是这么做的,但这只是处理事情的方式,而不是态度。 比如,新闻上报道什么拆迁又死人了、城管又打小贩了 正常人的反应是:骂一句TNND什么世道,ZF也不管管。然后该上班上班,该吃饭吃饭。 你的反应是:真讨厌,一天就报道这些负面新闻,这些人心里真阴暗,真俗,多报道点阳光的、和谐、有爱的事情嘛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8-03
楼主前后态度的变化已经不能自圆其说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8-03
爱死不活 写道 楼主前后态度的变化已经不能自圆其说了
我以为只有我注意到了。。。。。 我不想在讨论了。在je里有些问题,讨论久了,发现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这个让我想起韩寒的小说里,兔子贵,还是瓜贵。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8-03
最后修改:2010-08-03
zwchen 写道 nereusposeidon 写道 --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公平、透明的规则,而这种规则,无法通过批判来建立。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楼主不知道、或者说不认同这条从人类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利益博弈的常识: 任何权利都是努力争取来的,不可能是白给的。 韩寒显然知道这条常识,我也知道。他有勇气争取,我没有。我只敢搭顺风车。我敬佩他。在有人想拖他后腿、或者泼脏水的时候,我会尽一点绵薄的支持。 1、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批判是应该有的,但如果像《中国企业家》杂志网站那样,一个月的焦点全部是批判唐骏,就很无聊了。 2、我原帖最后一句:不过,对于一个文人,如果能够唤起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向往,已经难能可贵。 我是肯定韩寒的,只是没有颂扬。 另外,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韩寒,是否会让你对韩寒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善意的批评,比起义无反顾的拥护,也许,是一种更有力的支持。 确实是,我本来对韩寒了解不多,通过这个帖子,了解了不少韩寒的侧面。 韩海的文笔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不机智风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韩寒的小说,我最多只能看个开头,看不下全文。所以,对韩寒谈不上什么了解。主要的了解还是来源于论坛中对韩寒的一些言论的引用。 在我看来,韩寒表现出来的是机智和勇气,而不是思想深度。而勇气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这是一种对自我安全的牺牲。可以称得上崇高。 对于韩寒,批评自然是必要的。比如,韩寒应该更加注意事实,而不是迎合大众情绪,这样他才能保持独立和独唱。 但批评不等于高标准、严要求的期待。韩寒没有必要为了满足别人的高期望而改变自己的风格。与其期待韩寒改变风格,满足自己的偶像标准,还不如另立别人作为偶像。 我主要反对的是“这种公平透明规则,无法通过批判来建立”这句话,尤其是“无法”这两个词。在我看来,这种公平透明规则,“只能”通过批判来建立。没有投诉和抱怨,服务质量怎么可能改进?这不仅是社会学常识,更是早已成为大工商企业的常识。哦,或者说,企业文化。 在美帝,每一步社会的进步,制度的完善,都是一个个利益博弈的案例来推进的。 楼主自己不抱怨,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纳税人的权利。这无可厚非。但不能劝别人也放弃这个权利。引用有人说过的一句话,权利这东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当有人在行使和争取纳税人的权利的时候,也别泼冷水,更不能泼脏水(会有帮凶的嫌疑)。当然,对话,不是对抗。这里的投诉和抱怨必须有的放矢,有理有据,而不是诅咒和谩骂。诅咒和谩骂,只能带来一时的快感,而不会赢得长期的支持和共鸣。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8-03
kusix 写道 什么叫正面思维,是和谐的思维么? 遇到事情冷静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没错,我也是这么做的,但这只是处理事情的方式,而不是态度。 比如,新闻上报道什么拆迁又死人了、城管又打小贩了 正常人的反应是:骂一句TNND什么世道,ZF也不管管。然后该上班上班,该吃饭吃饭。 你的反应是:真讨厌,一天就报道这些负面新闻,这些人心里真阴暗,真俗,多报道点阳光的、和谐、有爱的事情嘛 “新闻上报道什么拆迁又死人了、城管又打小贩了”,我的反应: 1、在强者的行为没有制衡或者是不需付出多大代价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但正常,我并不认为是合理或是该容忍的。 2、我会分析怎么去制衡,或是避免如果自己是小商贩的话。比如,在目前的国情下,是否可能有事前的公平透明选民制度?或是事后的申诉渠道,比如影响那些野蛮城_管的绩效考核或是迫使其解雇?再或者,我是否有可动用的权力,如当局的朋友(虽然这是同流合污)。如果我没有办法,那就逃避,如去偏僻的地方摆摊,或是私下给城管点保护费(不免落俗)。 如果一个人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还谈什么改造社会? 在特定的情况下,我可能会做出一些违反我的价值取向的事情,但我不会让这种行为传播。 再打个比方,我在一个黑暗的巷子遇到打劫的,我会把身上的现金和值钱的东西都给他们,不会反抗。然后去报警(只是告诉民警这地方有熊出没,不会指望他们帮我追回什么),并且告诉自己,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撒腿就跑,或者绕开。因为,我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这种问题,我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去捍卫所谓的正义,因为投入产出很不划算。 当然,我还是钦佩那些不畏强_暴的舍身取义者,但这类人如同救火队员。大家知道,救火,说明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没做好,是下下策,最得不偿失的。 作为一个公民,我认为舍身取义超出了我的应当承受责任的范围,也超出了我能够承受责任的范围。至于上面城管、拆迁的事情,如果我感兴趣,我可能会去分析思考,为政_府提出自己的方案。 总之,我既不会抱怨,也不会麻木,因为我不会让它轮到我,所以我会去预防。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8-03
最后修改:2010-08-03
orcl_zhang 写道 爱死不活 写道 楼主前后态度的变化已经不能自圆其说了
我以为只有我注意到了。。。。。 我不想在讨论了。在je里有些问题,讨论久了,发现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这个让我想起韩寒的小说里,兔子贵,还是瓜贵。 我就打个比方吧,我们都坐在一艘破船上,这艘船还慢慢地进水。 韩寒们:什么鸟船长,什么破船?我们都快没命了。大伙呼应:是啊! 我:大伙当心,船开始进水了,咱们通知船长;另外,大伙看看哪儿进水,怎么修复? 也许我把韩寒们太夸大了点,不好意思。 说实话,我受郎_咸_平思想影响很大,他的《财经郎_闲评》到《郎_咸_平说》,再到《财经郎_眼》,我几乎看过全集,并且一直还在看。 他早期,也就是04年前,也热衷于批判,后来,建立了一个团队,专门分析社会和企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虽然他总是说一些政_府不太听的,但还是有很多官_员愿意,并且开始接受他的观点,如信托责任、6+1理论、藏富于民、火山理论。 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吸收,但他的做事方法很积极,并且有针对性。 另外,我不应该也没有对韩寒有过高的期望,因为他的阅历和精力也有限。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8-03
最后修改:2010-08-03
我也觉得LZ有点泼冷水。。
我们应该有韩寒,也该有郎.咸平。如果跟韩寒(们?)说,喂,瞧瞧人家郎.咸平,是不是有点过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8-03
最后修改:2010-08-03
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楼主对于韩寒的了解主要来自于那本杂志。那本杂志是否宣扬了破船、逃命,我没看过,不知道,不评论。
大部分人(包括我)对韩寒的了解来自于韩寒博客言论。 韩寒博客上很多是对一些公共款项花费的质疑,以及一些社会现象的弊病,行使的是纳税人的监督权利。韩寒确实是纳税大户,而且是合法致富,应该是比较心疼自己缴纳的税金。 郎_咸_平,怎么也成敏感词了?奇哉怪哉。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