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论坛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浏览 3246 次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灌水帖 (4) :: 隐藏帖 (0)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10-10-14   最后修改:2010-10-18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苹果公司被人们这样评价。这也许是人们对于将知识分享出来,并不会减弱我们的竞争力,反而会让我们的竞争力有更大的提升的一个直观的认识。

 

不知不觉中,我们会发现互联网上SNS类型的网站越来越多,无论是大名鼎鼎的Facebook,还是被国内年轻人熟知的开心网,人人网,大家几乎都对“分享”这个概念,保持高度的一致。于是,很多人养成了阅读的同时不单单收藏,也学会了点击搜藏旁边的“分享”按钮,不得不说,一个平台造就了一个好的习惯。

 

这几天在读田老师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一书,让我恍然明白一些曾今忽视的原因。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建立你的个人品牌,让别人更愿意和你合作。传递和共享自己的知识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促进人们对你的了解和信任,为个人发展开拓新的天地。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这也许正是大家写博的一个初衷,而且也不局限于此,博客让朋友知道你知道什么,让朋友知道你善长什么,让朋友知道你生活的状态,让朋友知道你可以提供给他什么。也许有的人说,我写博是为了写给自己,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是这样,很多人是这样的想法,但是如果仅仅是写给自己看,为什么不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建个文件夹,为什么要来新浪申请博客呢?道理就是这样。我们也想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我们也想从这些听到了你的声音的人中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一个人实际的生活圈子是很小的,也许周围的人都被同化了,你听到的都是同一个论调,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大同小异的事情,这个时候你需要听到一些异样的声响来保持生活的波澜。

 

分享不是单纯的教给别人什么,介绍给别人什么,那是教授们做的事,真正的分享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你分享给别人的同时,别人才有机会指出你知识中的漏洞。

 

互联网上有句很有意思的话,书中也提到了,“不在于你认识什么人,而在于什么人认识你;不在于什么人影响了你,而在于你影响了什么人”。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渴望自己掌握的知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发表时间:2010-10-15  
一直在模仿,每次都超越--腾讯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10-15  
我觉得既然超越了,就不叫模仿了,因为它有了被模仿的资格。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10-15  
一点都不笨嘛,干吗叫笨笨。
刚还在淫淫网上刷屏级别地分享了一堆,包括给霍金做书托,每次做完这些事就想把自己拖出去揍一顿,“干吗手那么贱,人家想看什么书什么帖还用你推荐?”,我不知道我已经被多少人拉黑了,杯具啊。每次这时候都有注销帐号的冲动。可所谓的“网络自杀”太早以前就玩过,玩了很多遍,一点都不好玩,就只能忍。然后下决心:下次不刷屏了。可是一看到让我震惊的文章就又开始手贱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10-15  
coolspeed 写道
一点都不笨嘛,干吗叫笨笨。
刚还在淫淫网上刷屏级别地分享了一堆,包括给霍金做书托,每次做完这些事就想把自己拖出去揍一顿,“干吗手那么贱,人家想看什么书什么帖还用你推荐?”,我不知道我已经被多少人拉黑了,杯具啊。每次这时候都有注销帐号的冲动。可所谓的“网络自杀”太早以前就玩过,玩了很多遍,一点都不好玩,就只能忍。然后下决心:下次不刷屏了。可是一看到让我震惊的文章就又开始手贱了。

这个,这个......本来是想自谦一下,但是我现在刚看了你分享的书,说实话,有些高深,确实觉得自己有点笨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10-16  
又一个扯淡的领域。所谓知识工程在国内基本就是骗钱的,而流行的那些书籍基本也是言之无物的。基本上来说,知识工程如果仅仅是说知识的积累,那么就可以认为纯粹就是胡说八道。这一点初学者一定要时刻牢记。其次所谓的知识分享也是另外一个陷阱,原因很简单,大家都分享其实就等于没分享。初学者也是很容易迷失的地方。然后就是所谓知识需要管理,也是另外一个胡扯的概念。因为管理这个词有特定的意义,对于未知的部分,根本就不存在管理。而知识工程里面很大的部分就是融合未知于已知。

而就apple来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其实更加是扯淡。因为就是现在的appe已经处于最顶峰,在逐渐的走下坡路。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果敢意志已经耗尽,基本上只是在吃老本。最多今后也就是多出一个阿玛尼而已。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10-17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是某些商家自我标榜的广告语。是不是苹果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10-17   最后修改:2010-10-17
ps 苹果摔了个嘴啃泥的时代是不是因为果粉们太年轻,所以都不知道? 那时候随便Dell之类的公司都能收购果子公司。(后来果子公司的老板调侃了dell一把,就是因为当年这个仇)

所以从未被超越,简直是bullshxt中的大bullshxt。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