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ndit
  • 浏览: 231500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火星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大连与陕西软件业发展对比

阅读更多

前记(个人观点),大连与陕西软件业发展对比,形象地说,一个对外一个对内。西安毕竟是省会城市,高校众多,而大连软件业更加商业化一些,与外包相关的培训、人力咨询发展比较平衡。而且,大连如能学习一下西安和成都,不为服务外包而外包,把目标定位在通过外包,学习美日软件业先进的综合体系,服务内需,服务中国IT现代化建设,笔者认为,可能更合适一些。(而且,欧美日压缩开支是未来必须的,还不转向内需,更待何时!)

 

第一次到大连的人,都会被这个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规划和迷人街景折服。但比城市规划令大连更加出名的却是一条充满前景的产业——软件外包。

不过,这并没有阻止一股“萧条”气氛在6月22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上弥漫。
虽然已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但这个曾以汇聚全球软件外包行业最知名企业、人物和最多商机,曾让大连乃至整个中国的服务外包行业引以为傲的展会,今年看起来,有点冷清。

冷场

在会议的后几天,在软件会主会场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大厅内,记者看到,此前号称将由40多家跨国公司组成的“跨国企业走廊”,只是一块面积不大的地方。数个面积仅仅一平方米的展台前,几个无所事事的工作人员、几把空着的椅子和空空如也的展台,令他们背板上“响当当”的跨国公司名称显得暗淡无光。

在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的口中,跨国公司之所以没有一个好位置,是因为之前报名时有些犹豫不决,外加全国各省组团参加热情高涨,导致了跨国公司被挤在了一片小区域内。除了英特尔、SAP公司设立展台外,历届到会的外包大户微软、IBM都没有展位。

IBM此次没有参加的原因被归结为目前已经在专注业务扩大规模上下功夫,而不再仅强调品牌宣传。

很多国内的参展企业第三天下午也已经离开,会议进行到一半,很多企业的展台已经空了。用友一位参会代表称,“原本也不想来。”他给出的理由是软交会对他们的宣传意义不大。用友这次的展台面积有20多平方米,在参展商中是比较大的,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如去年的规模大。

北京的百会公司第一次来参加大连软交会,一位代表说他们本来心理预期就很低,没想到现场的情况比他们预期的还要低。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次软交会的主题“实现两化融合,创造绿色增长”对企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目前软件外包产业中边界的模糊也是整个行业的最新趋势。

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承认:“在报名阶段不少跨国公司就一直摇摆不定。”而软交会组织方策划部部长张晓林也说:“微软多年都参加我们的软交会,今年除了高层时间安排不开之外,可能也到了一定的疲劳期”。除此之外,张晓林还强调,日本企业数量减少使得这次跨国公司数量有些减弱。

大连市外经贸局局长刘德春承认,大连软件外包产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日本市场,因为大连的地理位置和语言优势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的。而英特尔、IBM之所以选择在大连建厂,主要是要满足对整个日本市场的需要。

中国服务外包“国家队”中软这次也没有参会,因为他们选择参加南京的软博会。

竞争

在大连市对于软交会的自信背后,是来自各地软件园的强势竞争。

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从来没有怀疑过,大连作为“软件之都”的规模和实力。在今年软交会演进中,他和乐观地宣布:“大连将继续加大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正是这位“外包市长”不遗余力地争取,2007年,英特尔将之前仅投资4亿美元的一个项目扩大为在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设一座制造90纳米芯片的工厂。同时带动的产业链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

无论是人居条件和生活环境,大连都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内的新领军城市。但原先大连为软件外包产业制定的目标“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大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达到1010亿元”现在只完成了不到一半。

越来越多的大连以外的中国城市带着热情和些许懵懂试探服务外包之旅,并很快成为国外研究机构提到中国服务外包业务时就必然要点名的城市,成为大连的直接竞争对手。

一位软件外包企业的老总告诉记者:“在中国各地域之间有太多的竞争,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的软件企业在海外发展处在彼此竞争中。

事实上,比起“误打误撞”开始做外包的大连软件园,后来者们对服务外包产业的规划更为清晰。

陕西省副省长景海俊此前出任西安高新园区主任时,工作日程中最重要的安排就是接待那些要来西安投资建立全球软件研发中心的跨国企业的董事长。(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沈建缘 李丽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