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mboosong
  • 浏览: 35575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大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阅读更多
一个称作太阳(SUN)的公司,两年都没有得到和煦的"阳光"的照耀,却还受着有托拉斯嫌疑的微软的欺负,怎么不让人心生怜悯?


  巴尔的摩的联邦法院检察官莫兹肯定身怀恻隐之心。

  微软对莫兹辩解说,SUN是要自由地骑在Windows上面,抗着反垄断的大旗进行不正当的竞争勾当;SUN则对莫兹称,微软的心忒狡诈,妄图用.Net消灭Java而一统天下。

  两个版本的说辞,莫兹最终将信任倒向了SUN的一方:要求微软必须在120日之内向用户提供用于Windows系统的SUN新版本JAVA程序语言。

  对SUN来讲,这应该算是一次巨大的成功。虽然SUN受益最大的开发人员工具软件业务仅占其全部收入的1.2%,但从长期看,围绕JAVA的应用,尤其是在无线通讯等移动WEB服务方面,JAVA有很大的希望追赶目前已经占据优势的微软。作为SUN ONE计划的灵魂,JAVA无疑将是冲破.NET封锁的最关键棋子。

  而从另外一方面看,此次判决无疑为SUN带来了黑暗中的一丝希望,可以鼓励SUN在"IT冷战"的前线中突围前行。

  寒冬与冷战

  SUN的寒冬始于两年前,随着网络泡沫破灭和电信业的衰退一起到来。

  那些大多数坍塌的电信巨子和网络公司基本上都是使用的SUN的高端服务器、运行的是SUN高端的UltraSparc处理器,然而,这些公司的倒闭使得SUN的产品成了拍卖场上的常客。GE和Wells Fargo等许多这样的大公司趁机出动,以15%-20%甚至更低的产品买下了这些服务器,这些服务器普遍都是八成新、用起来没问题,这使得买SUN的二手产品成了时尚,新品却无人问津,同时,SUN还不得不负责这批二手机器的服务问题--谁让它们是SUN生产的呢?

  经济的不景气使得企业的IT支出大大减少,在采购时,更多的企业倾向于购买相对便宜的中低端产品,IBM与戴尔的服务器都对SUN造成的威胁不小,SUN必须面对18年以来最严重的销售衰退。

  因此,SUN的利润不下降才怪。以每年11月收尾的第二财季计算,2000年的第二财季,SUN收入为正的4.2亿美元,2001年第二财季,SUN就已经亏损4.3亿美元,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第二财季,SUN的收入破天荒的亏损到了23亿美元。

  令人担心的事情远不止这些,SUN还必须承受"大而全"之重。SUN的"大而全"体现在它什么都做,从CPU到操作系统到存储到工作站等等,SUN无所不能。"大而全"之下,SUN受到的是"IT冷战"的商业环境:微软和英特尔是冷战的一边,SUN独自在冷战的另一边。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不少专家就建议麦克里尼应当走出Wintel的阴影,但麦克里尼将这话当作了耳边风,而是坚持把Sun保持成一个综合性的科技公司,如今的SUN四面开战,虽然高歌"自由联盟",但商场各家皆为利往,算来算去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在英特尔成就为个人PC处理器的霸主之后,终于向SUN开战,基于64位的安腾、至强处理器价格只有SUN的几分之一;AMD也推出了64位的HAMMER处理器,比英特尔的更便宜。而所有的这些处理器一推出,就有微软的Windows NT、红帽公司的Linux的操作系统相匹配,HP、戴尔等厂商顺理成章生产出价格非常低廉的服务器,被撇在一旁的是独来独往的SUN。

  一时之间,价格低廉成了IT寒冬期争取业务的唯一关键手段,当然,这也是SUN的切肤之痛。

  高贵的SUN止不住地迷茫。

  开放与垄断

  何为解救"独行侠"于独行状态的良方?

  当然SUN内部也一定为此争论不休,以至于在2002年中期,包括公司总裁Zander在内的等一大批高层纷纷弃SUN而去,但一直"信心百倍"、"冷静有加"的SUN公司CEO麦克里尼却初衷不改,依然声称要坚定执行他的老一套方针路线,并表示相信Sun注重科技发明创新的传统将使该公司度过公司目前所遇到的难关。

  麦克里尼重点强调,他老一套路线中最关键的点是:开放。他的思路是,微软的产品要同其它公司的协作不是太好,从而迫使客户购买更多微软的产品,与此相反,Sun的思路是采用标准化的可集成组件,从而使Sun公司的产品很方便地同其它公司地产品相结合,这样才使得客户在购买时能够更多地考虑到"独行侠"SUN的产品。

  开放,是麦克里尼认为解救SUN的关键。当然,开放也是一个冠冕堂皇或者有正义感的词汇,这使得SUN在2001年开始就在对微软的反垄断案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当仁不让,SUN也应该成为"意图垄断全世界"的微软.NET计划的终结者。

  于是,SUN提出了SUN ONE(SUN开放式网络环境,Sun Open Network Envionment),这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网络环境架构,运行其中的JAVA语言平台是其核心之一。

  目前,开放的JAVA因能跨平台运行在全球拥有众多的支持者,被公认为唯一可以在未来可以和微软在桌面和应用市场一较高下的平台。其中最广阔的运用方面在于WEB服务,即JAVA能达到和目前WEB服务所鼓吹的一样的效果,目前诺基亚等移动巨头纷纷利用JAVA进行网络网络的应用试验,渴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将WEB服务的前景在无线网络中实现。

  手持"开放"利剑,SUN至少找到了一个追赶微软前进方向的武器,JAVA胜诉即可说明这一点。

  N1与软件

  同时,麦克里尼清楚地认识到,追在别人后面不会有新东西,简单地生产高端服务器、卖硬件也会受各种价格挤压,这都不是未来存活的关键。因此,光有开放还不够,还要有自己的新战略。

  在SUN高层纷纷离职的同时,麦克里尼召开了一场极为重要的战略转型会,在会议上,麦克里尼正式提出了N1战略,即让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跨多系统的共享来更有效地使用现行硬件资源,通俗点说,N1将使得那些通常靠手工执行的任务自动化。

  SUN的软件高级副总裁施沃兹曾经评价说:"NI就相当于过去电脑中的操作系统"。在确定不能在桌面领域赶超Windows后,麦克里尼又将赌注压在了软件的另一个方面上。

  麦克里尼明显认为软件的收益比硬件的收益要大,而且将会是未来的主宰。虽然目前Sun的软件销售收入只占公司总收入的5%,总利润的9%,但这都不妨碍麦克里尼畅想未来SUN的软件收入占据50%以上、甚至70%的地位。

  为逐步实行SUN公司从硬件向软件转型的大战略,SUN必须投入重金。这包括在2003年SUN仍将投入研发18亿美元,其中重点将是有竞争力的网络软件;此外,SUN收购了两家底层软件公司Terraspring和Pirus,两家公司的软件都可以用于分离现有系统的计算流程,而下一步的收购也仍在计划之中。

  而且,SUN连本来同自己关系不大的Linux都要囊中,SUN推出的"紫色盒子"计划后,生产了一款低端的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SUN的高层甚至把Linux看作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为了实现战略大转型,SUN同时还必须轻装上阵:在过去的一年,SUN数次裁员、领导层也大为精简,而或许Sun目前的业务范围似乎有点过宽,下一步就应该是逐步清理的时候了。但问题是,在SUN传统的Sparc芯片和Solaris软件每年就要投入2亿美元的资金,但砍掉这些业务又将影响到Sun的销售收入,麦克里尼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处理好这些棘手的问题无疑将决定了SUN的真正发展前景。

  在选准开放和软件两大方向后,解救SUN于四面困顿之中的曙光乍现。然而,SUN的太阳何时才会真正升起?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