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cily
  • 浏览: 57744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大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职业培训:如何培养合格程序员

阅读更多


         辞去了以前的工作,准备去新的岗位奋斗了,也终于有时间总结以前的经历。已经做了四

年的软件培训讲师,每天都在探索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程序员。每个出现在

我面前的求知若渴的学员都让我感觉到压力,这也成了成长的动力。我尝试通过以下的步骤来

逐步摸索培养合格程序员的过程:


1. 基础理论知识回炉。


        说是回炉,就是因为很多从高校里出来的学员让我迷惑。他们对很多理论知识的掌握浅显

而模糊。印象很深的是来大连以后所带过的第一个班,学员来自大连、长春等各高校,班主任

介绍的时候说有一半是本科毕业,心里自然给他们的基础打了高分。实际运行起来的时候,就

马上感觉到了问题所在,还提不到算法,一些基本的数据结构的概念也是需要解释的。所以我

想每一个想要在软件开发方面想要取得成就的应届毕业生该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2. 学习能力的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每次开班之前都要强调的一句话。选择了软件就是选择

了终身学习,没有学会如何去学习就相当于没有在我这里毕业。通过如何的方式去引导,则是

另外的一门学问,也是我迫切需要跟大家交流的,教会学员某一门语言或者某一门技术是作为

老师最基本的工作,而如果要培养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那么就要培养他学会学习。


3. 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这是给我感觉比较难的一个环节。现在的孩子,遇到难题的第一个反应大多是如下两个方

面:第一种情况:我在教室里,马上他会举手:“这个怎么做?”或者“这个为什么不对?”

;第二种情况:我不在教室,他会把这个问题留给我,我来了,再问。我刚接触这些学员的时

候,经验少,有时会比较严厉的指明,“这个问题你应该自己解决,在你应该解决的问题的范

围之内”,问题马上来了,不知是现在的孩子经济意识比较好,还是维权意识比较好,比较“

拽”的一些学员会指着我的面门跟我说“我交钱来的,你凭什么不告诉我”。不知道这算不算

职业培训的特色,他们虽然是按着每节课多少钱来参加学习的,但是我教给他们的东西也按这

样的方法来计算么?!我“处心积虑”留给他们思考的问题,是为了让他们有所提高而设计的

,到最后怎么就是这样的下场呢。虽然这样的人是少数,却足以引起我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现

在我已经尝试通过一些侧面的方法去进行引导,首先在思想上让学员摆脱学校中填鸭式教学的

影响,十年寒窗苦读有优点也有缺点,必须先在角色上让他们发生变化,从学生到职业者,让

他们感觉到一些来自于工作中的需求。当他们将自己融入到一个工作氛围中时,再循序渐进的

增加需要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这绝对是一项技巧性的工作,有太多的障碍,想把这些孩子顺

利的送进软件公司,绝对需要对他们研究再研究,教学、教学,不是教了就等于他们能学到的

,尤其在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更抽象了。我贪婪的希望有朋友能在这方面给予决策

性的支持。


4. 职业素质的培养


         虽然在做培训的过程中,职业素质的培养可能是比较不受重视的,各培训机构的宣传单上

最醒目的永远都是各种流行技术的名字,但是这个环节培养起来却是最难的,最典型的就是团

队精神的培养。很多学员在写简历的时候都会把“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写在自我介绍的那一

栏,但是就在他们一起去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每次我说“这个地方有问题吧”,他们反应给

我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这不关我的事,这是***做的”,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这样追究问题的

责任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被指出的那个肇事者往往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尊心受到很大的

伤害,其实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仍是一些公共接口的设计,在这样一些思想的影响之

下缺乏一些良性的交流。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员在待人接物中是否能体现的职业化些,以及

沟通方面是否可以更进一步贴近企业开发的需求。希望在此能够抛砖引玉,找到更多如何培养

职业素养的渠道。


        以上这些针对程序员培养的浅显之见应该没有什么新意,只是一些个人的体会,希望得到

的是更多的补充,一起摸索吧。

 

 
分享到:
评论
27 楼 ozzzzzz 2007-12-24  
抛出异常的爱 写道
培训学校1W都招不到合适的老师......

很多大学的老师,新毕业的研究生,
工作不满三年牛气冲天的小牛
工作十多年在政府的机房打扫卫生的大叔.

你说在第一线做了5年以上的人,会那么容易被挖来做一个新的行业吗?除非这个人是真的很有理想,是为了行业做贡献。
26 楼 抛出异常的爱 2007-12-24  
培训学校1W都招不到合适的老师......

很多大学的老师,新毕业的研究生,
工作不满三年牛气冲天的小牛
工作十多年在政府的机房打扫卫生的大叔.
25 楼 xyz20003 2007-12-24  
嗯,o6z说的道理就是,要拓展业务,别让每个人进来都学一样的,网管,维护,施工,都要专项培养。

不过这样的话,对培训老师的要求就高了,没实战经验怕搞不来。
24 楼 celine 2007-12-24  
o6z说的在理,赞~
真的能符合那5条(确切的,我比较同意前4条,第5条,偶作为女生,还是要讲究的,以前也曾经不咋讲究那也主要是因为穷),根本不用培训学校介入,自学加上适当的在职工作牵引和辅导,就可以了。
23 楼 ozzzzzz 2007-12-24  
虽然楼上说的适合做程序员的5条和不适合做程序员的5条都有道理,可是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看到那么多的学生转变为程序员,虽然就业后不知道是否有转型,总觉得后天因素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啊,毕竟能符合适合做程序员的5条的人可是不多呢,想做一个普通的程序员要求应该是不那么高的吧

不适合的人做不适合的事情,就会感受到痛苦。而且我相信,他们的职业寿命也不会很长久。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培训机构,第一点就是替学员选择他们适合的职业,第二点则是替公司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只能说这个机构的职业道德水准有问题,当然在中国这个问题向来不被人们所重视。本身培训机构其实把程序员和做程序的人分开培训,我觉得并不是什么问题,关键还是培训机构不肯也没有想过要做这个事情。
其实后天因素最终影响的仅仅是一个人很发挥多大的潜力,而先天因素则决定一个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而本身程序员就不是一个要求低的职业,更何况这个社会本身也不需要那么多程序员。最近我在反思一些东西,对于软件蓝领我有了新的认识。其实现在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大量的信息系统的基础支撑人员,比如普通的网管,维护人员,施工人员,个别部门的操作人员,等等。这些岗位,技能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多数也不需要什么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又确实需要他们的存在。这些人应该是培训机构的主要培训对象。而程序员则由于软件的先天熟悉,需要的是少量而精英化的人员。培训机构根本就不可能在初学者中寻到那么大的市场,于是就只能采取欺骗加欺骗的手段来招生。
22 楼 Cecily 2007-12-24  
虽然楼上说的适合做程序员的5条和不适合做程序员的5条都有道理,可是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看到那么多的学生转变为程序员,虽然就业后不知道是否有转型,总觉得后天因素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啊,毕竟能符合适合做程序员的5条的人可是不多呢,想做一个普通的程序员要求应该是不那么高的吧
21 楼 ozzzzzz 2007-12-24  
侯风玄黄 写道
ozzzzzz 写道
现在培训机构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大多数都在对第一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把握不住市场的需求。我倒不是说培训机构,对市场上缺乏什么技术人才把握不足,而是他们对第一线的人所应该具备的人的素质把握不足。
其实就软件开发这个玩儿来说,各个地方对人的要求可能会差十万八千里。比如我喜欢有问题马上就提出来的,而很多没有技术背景的领导喜欢交给了你任务你就应该埋头去做别再来烦我的。我喜欢爱抄袭,打电话的求教的时间,比写代码时间还长的,另外一些人则喜欢埋头吭哧吭哧写代码的。我喜欢差不多就行,不再需求上刨根问底的,而有人喜欢抓住问题不放,非要跟客户搞个明明白白的。你也不能说我就不对,毕竟我混了这么久,我这套东西还是吃的开。你也别说你就是对的,因为我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按照你们那么做会失败。
在我看来就一个程序员来说,不需要啥理论基础,除非他已经有过大量的实践,感到需要提高。也不需要啥好学,除非他觉得对现状不满,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也不需要啥职业素质,能会说人话就足够了。而关键问题是,培训机构在那些不重要的地方化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培训出了一些根本就不适合做程序的人来做程序,而吓跑了那么多想做程序也适合做程序的人。
想请教一下,哪些人是一些根本就不适合做程序的人来做程序?
又有哪些人是那么多想做程序也适合做程序的人?
他们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
或者说他们的这种特征是否天生的,是后天不可以更改的。

不适合做程序员的人:
第一,迫切希望发财的。做技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长期投资获得后期稳定的收获。至少做程序员前期的收入绝对算不上高,外面的吸引太大,这些人总是会选择离开。而前面他们的工作经历就等于浪费了。所以从这点上,培训机构的广告很多时候都是在误导大众。
第二,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做程序是个经济活动,在一个地方钻研自然如果是做研究是个好事情,但是如果在公司里面做开发,那就是个大麻烦。其实这样的人可以自我发展,寻找同样追求的人合作,而不是到公司里面去做程序员。
第三,不善于言辞的人。如果不喜欢表达,也不会表达,这样的人在团队内的总是要带来大的问题。那么他就需要在别的方面付出太多,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样的做法太不经济,还不如自己埋头搞自己的。
第四,喜欢啥问题都自己搞定,万事不求人对人。其实觉得别人做的不合乎自己的要求,是最正常不过的,但是如果因此就把别人的东西都推到重来那就是个麻烦了。
第五,不喜欢报告问题的人。交给你的工作,不懂就赶快说不懂,不会就赶快说不会。出了问题,就赶快报告,即便你自己能搞定,能不造成损失,但是你报告一下也是应该的。开发软件不是上课,你要动脑筋之前应该通知大家一声,说明你是在啥地方动脑筋,兴许别人已经在这个地方有过工作可以给你借鉴一下,也兴许别人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到时候来找你也说不定。而且你要是觉得搞不定,我也好去找能搞定的人,你一个人埋头钻研,未必有我一个电话来得实在。最怕就是埋头苦干,貌似很勤奋,但是最后总是拖后腿,这样的人做学生是优秀的,做程序员肯定是不合格的。
这样五点是我在以前经常遇到的,我觉得其中除了第一点,都是先天的成分多,后天的成分小。
如果要说啥人做程序员合适,那么就加几条:
第一,聪明,或者叫智商高一点的人。说真话,如果你智商不够100,最好就别做程序员了。
第二,性格开朗一点的。做程序很多时候很压抑,性格开朗有很多好处,至少可以保持状态更久一些。
第三,更喜欢理性思考问题,而不是感性的人。大概这也就是女性程序员比较少的原因。
第四,身体比较健康的人,做程序员至少前几年要扛的住啊。
第五,生活不挑剔的人,做程序员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讲究格调和潮流,只要不邋遢,不修边幅一点没啥。

其实我上面说的是做程序员,而不是说的做程序。因为培训机构主要培训的还是如何做程序员,而不是如何写程序。做程序员肯定就是一种商业和群体活动,而写程序则完全可以是非商业和个体的行为。
基本上你看看我说的这些点,大多数都是有先天的因素。即便是后天养成的,但是在如果他要改也是很困难的。
20 楼 侯风玄黄 2007-12-24  
ozzzzzz 写道
现在培训机构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大多数都在对第一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把握不住市场的需求。我倒不是说培训机构,对市场上缺乏什么技术人才把握不足,而是他们对第一线的人所应该具备的人的素质把握不足。
其实就软件开发这个玩儿来说,各个地方对人的要求可能会差十万八千里。比如我喜欢有问题马上就提出来的,而很多没有技术背景的领导喜欢交给了你任务你就应该埋头去做别再来烦我的。我喜欢爱抄袭,打电话的求教的时间,比写代码时间还长的,另外一些人则喜欢埋头吭哧吭哧写代码的。我喜欢差不多就行,不再需求上刨根问底的,而有人喜欢抓住问题不放,非要跟客户搞个明明白白的。你也不能说我就不对,毕竟我混了这么久,我这套东西还是吃的开。你也别说你就是对的,因为我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按照你们那么做会失败。
在我看来就一个程序员来说,不需要啥理论基础,除非他已经有过大量的实践,感到需要提高。也不需要啥好学,除非他觉得对现状不满,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也不需要啥职业素质,能会说人话就足够了。而关键问题是,培训机构在那些不重要的地方化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培训出了一些根本就不适合做程序的人来做程序,而吓跑了那么多想做程序也适合做程序的人。
想请教一下,哪些人是一些根本就不适合做程序的人来做程序?
又有哪些人是那么多想做程序也适合做程序的人?
他们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
或者说他们的这种特征是否天生的,是后天不可以更改的。
19 楼 ozzzzzz 2007-12-24  
现在培训机构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大多数都在对第一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把握不住市场的需求。我倒不是说培训机构,对市场上缺乏什么技术人才把握不足,而是他们对第一线的人所应该具备的人的素质把握不足。
其实就软件开发这个玩儿来说,各个地方对人的要求可能会差十万八千里。比如我喜欢有问题马上就提出来的,而很多没有技术背景的领导喜欢交给了你任务你就应该埋头去做别再来烦我的。我喜欢爱抄袭,打电话的求教的时间,比写代码时间还长的,另外一些人则喜欢埋头吭哧吭哧写代码的。我喜欢差不多就行,不再需求上刨根问底的,而有人喜欢抓住问题不放,非要跟客户搞个明明白白的。你也不能说我就不对,毕竟我混了这么久,我这套东西还是吃的开。你也别说你就是对的,因为我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按照你们那么做会失败。
在我看来就一个程序员来说,不需要啥理论基础,除非他已经有过大量的实践,感到需要提高。也不需要啥好学,除非他觉得对现状不满,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也不需要啥职业素质,能会说人话就足够了。而关键问题是,培训机构在那些不重要的地方化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培训出了一些根本就不适合做程序的人来做程序,而吓跑了那么多想做程序也适合做程序的人。
18 楼 Cecily 2007-12-24  
恩,确实分析的对,第一种是比较头疼的,把目光定义在正常的学员群体上,再讨论教育的思路,总算上正轨了
17 楼 xyz20003 2007-12-24  
那就再切,分成苦工型和精明型的。因材施教。

说真的,最好把喜欢程序,和不喜欢程序的家伙们分开搞,喜欢程序的引领他们的兴趣,多讲讲程序之外的东东,他们的时间估计都写程序了。

不喜欢程序的,逼迫他们多写代码,别总光说不练。

再下面就太细节化了。

不过我觉得,第一等最让人头疼,有啥问题都问的,磨洋工型的,应该归到第一等,这些家伙应该放任自流,可你又要负责任,那就应该用无情的管理约束他们,比如某某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就不能通过考试什么的。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考试。
16 楼 Cecily 2007-12-24  
我碰到的 第二种人居多,我觉得有可塑性
15 楼 xyz20003 2007-12-24  
嗯,如果以这个为基础思考,那么我希望能把学生分成三等。

第一等是混日子型的,如果你不负责任,可以不管他们,如果你负责,就要好好监督,让他们完成基础的学习

第二等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如果你不负责任,可以只把书本上的基础一交,保证完成课堂作业,考试及格就可以。

如果负责,就会比较麻烦,要花时间给他们讲讲道理,说说目前软件行业的形式,待人接物,团队合作,心理因素,可能都要涉及到一些。尝试让他们的思路拓展开。

第三等,就方便了,那些家伙其实应该自己懂得怎么学,一点就透,没事跟他们聊聊,讲讲心得,有机会带他们出去走走,最好给他们些实际的机会练练。这些家伙的长势会很喜人的。

不过我怀疑第三等人会不会参加培训,一般都自学成才了。:)

14 楼 Cecily 2007-12-24  
不讨论是否应该有这个行业的问题好么,我决定不了一些社会问题。就当我在问,如何在学校里带好学生好了 呵呵,跑题了
13 楼 bcccs 2007-12-24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真的想为软件行业好,就不做培训老师。
12 楼 Cecily 2007-12-24  
参加不参加培训其实并不是我发帖的目的,我想探讨的其实是哪种方式更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学生参加不参加培训也不是我的职责,我关心的只是我能做什么,怎么能做的更好,其他的也不是个人能力所及了,尤其是教育体制,一个小老师能有什么发言权,尽全力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啊。
11 楼 xyz20003 2007-12-24  
不求人人成材,但求人人成人。

并不是所有来培训的人都是对程序有兴趣的,有些人只是没法适应社会,找个借口,延续自己的学生生活。参加培训其实是一种惰性的表现,这种人在下觉得需要先扔进凉水里,让他清醒清醒。

楼主的意愿是美好的,可是要想长成参天大树,首先要有好的根基,种子的质量也要优良,抓个狗尾巴草种上,一万年也长不高啊。
10 楼 叶子 2007-12-24  
呃,我可否理解成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思路还不如培训机构的?


9 楼 Cecily 2007-12-24  
可现在的情况是,很多的孩子其实只是受高校教育模式的影响,迷失了方向而已,大多数的学员在改变了教育思路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好的转变的。
8 楼 bcccs 2007-12-24  
如果培训就是把一群蠢材成功的送进软件行业,那么才是对软件行业最大的不负责任。有些人只配在家蹲着。
作为老师,你只能发掘一个人的潜力,而无法改变一个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