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周刊:社会化搜索的回归

阅读更多
【导读】:搜索的最终目的始终是提供最优化的结果,社会化搜索与其说是创新,毋宁说是回归。  
      搜索引擎一直是互联网最火爆的应用之一,承担了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的很大价值。用户不会关心也疲于从成千上万的信息中选择结果。如果你平时喜爱音乐、电影和时尚,那么,当你搜索“奶茶”时,搜索引擎会自动将刘若英的歌曲网站或者歌迷后援会官网等与你的爱好和生活相关的信息排列在所有搜索结果前面,而不是在公司名称中包含奶茶二字的女子俱乐部或其他无关的企业广告。当搜索“300”时,搜索引擎向导会直接询问你是否有关电影,而这正是你想搜索的热门电影《斯巴达300勇士》。

  以关键词、链接为核心的搜索引擎面对用户需求已经力不从心,意识到罗列海量的信息最终会归于平庸和同质化,因为对于用户而言,只要一个最好的答案。于是,搜索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或者统治话语权,那就是与基于计算机算法搜索技术对应的人机互动的社会化搜索。这种趋势,带给google、baidu、yahoo等搜索引擎一种商业新思路和战略的重构,同时,也催生出一批以“社会化搜索引擎”标榜自己的网站,而根据研究预测,到2010年12月时,每天使用搜索引擎的用户数将近2亿人,用户日均使用搜索引擎次数也将有12.1次,面对趋于平淡但未来商业前景广阔的搜索市场,社会化搜索的提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搜索江湖,一场持久激烈的商业恶战正在上演。

  搜索的SNS

  有人把社会化搜索叫做“人肉搜索”,这个说法听起来就很生猛,让我们想起“虐猫”事件和“铜须门”事件。对于搜索引擎来说,搜索行为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甚至是互动,搜索引擎聚合了人的力量,在web2.0时代,体现的是一种搜索的去中心化,是计算机算法与人类能动性和参与精神的综合,不仅仅是搜索和社区的简单叠加。如果说机器算法为搜索结果提供了量的保证,那么用户搜索行为和爱好就为结果提供了质的相关,社会化搜索是对用户搜索结果的重新排序,结果是使搜索结果与用户的兴趣更加匹配。

  在大约1993年,第一个搜索引擎的出现之前,人们就开始链接自己喜爱的站点了。从广义上说,基于软件的计算机算法法则搜索引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社会化索引系统。毕竟,软件由人编写而成的,集合了对于站点的性质、相关性,以及重要程度的判断结果。社会化搜索概念的提出始于2004年和2005年之间,2004年1月21日,Eurekster被叫做个人化的社会搜索(personalized social search)2005年1月28日, Jeremy Zawodny 将Yahoo推出的产品Yahoo!My Web 定义为社会化搜索引擎,2005年10月26日,Pete Cashmore将这个术语应用到Wink上。Google的PageRank算法可以说是社会化搜索的一种基本形式,利用这种对网页的重要性的评估方式,解构链接网站的内容的价值和构成。 PageRank是基于链接到相关站点的网站管理员的判断结果的综合,这个最终的连接,从本质上讲是所有网站管理员最爱站点的结果。

  搜索引擎从关键字到综合搜索引擎的元搜索到搜索的2.0时代,发展的最终轨迹都是为了提供有针对性的合适的搜索结果,个性化的搜索体验。社会化搜索这条通向未来搜索的路,很多企业都在尝试着走,但是究竟会拐向哪里前途却并不明朗,信息化搜索不应该是一个炒作的概念,搜索作为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最有价值的工具之一,关键在于结果,社会化最终也是为了指向一个最终目的,一个“万物皆备于我”的美丽愿景。发展到今天的社会化搜索,是计算机算法软件和人类兴趣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精确的、相关的搜索体验,让用户得到一种满足与快感。

  社会化搜索发展迷途

  社会化搜索引擎深谙注重用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用户才会买单。

  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Charlene Li曾说,“社会化搜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才能逐渐成熟。”无论现在对于范式和标准的争论,还是现实中社会化搜索引擎依赖用户的被动,抢占市场的先机使大多数厂商共同的做法,通过各种形式布局力量。Yahoo从推出My Web2.0就体现了建立“社会化”的搜索引擎的野心,05年间,Yahoo吞并了图片共享网站Flickr和向用户提供最喜欢网站书签和共享的服务的网站del.icio.us。06年,Yahoo又收购了创建和分享音乐播放列表的网站WebJay。然而,这些明显需要聚集人气的网站对于用户来说尚缺乏一个基本的认知,而更大的困难在于用户忠诚度的维持。

  社会化搜索永远不能像算法搜索那样全面、有涵盖性。标签不是分类和组织网络的万能药,使用得当,标签可以很好地描述网站的内容。但是语言固有模糊性和不明确性—语言有多种意思,人们对同样的文字有不同的理解。文字需要有一种统一的形式明确的意思,缺乏控制性词汇,标签最后都是无序的。人们有惰性,虽有能力加入标签和元数据到文档中,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是个问题。此外还有人的能力限制和不良动机问题。软件无法识别这些伪造的标签的内容,在社会化搜索中难以过滤。

  如果不考虑以上的前提,那么,社会化搜索最终提供的是为个人搜索结果量身定做的答案,显示的排序结果与使用者直接相关,这促使第三方网站或者广告商不得不重新考虑搜索2.0时代如何将商品和服务提供给目标受众。

  蔓延的商业触角

  建立互联网用户社区,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SearchTogether 作为微软的一个研究项目,也体现了尝试社会化搜索的端倪,SearchTogether是Internet Explorer 插件,安置在浏览器上面的工具条,它会打开一个浏览器的边栏,目的是不同地点的多台电脑的协作搜索,可以看到同事和朋友的关注领域和兴趣范围。

  百度的战略更加明显,除了百度知道、百度贴吧这种具有粘性的社区形式的“圈子”还有百度“搜藏”。百度搜藏的更大用意还在于,它背后,是由数千万网民所组成的百度搜索社区,当网民把搜藏品储存在这个搜索社区里,只要通过“分享功能”,就能让每一个人的收藏,都成为千万人的收藏而获得共享。Google一直秉承关注客户的体验,还在不断地尝试,如Google Co-op,以及在去年四月份,Google Maps推出的My Maps功能,允许用户创作地图,Google Maps也走向了社会化,虽然之前Google对社会化搜索不以为然,但其搜索产品及用户体验副总裁Marissa Mayer不久前就曾在采访中暗示,Google在未来将可能通过你的Gmail去辨别你的好友,并利用他们的搜索历史记录去影响与你及你的社交网络里的人员有关的 Google搜索结果。Marissa Mayer还说一开始这种关系网会基于Gmail联系人,但也不排除Google会直接从第三方社交网站(比如MySpace、Facebook等)里导入用户的好友信息。一些基于Google搜索引擎技术的第三方网站因为社会化搜索特性很可能使它们重排搜索结果。

  社会化搜索成为搜索主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也不是单靠一个甚至几个搜索引擎能够做到的,但是对于搜索引擎发展的趋势,社会化搜索是一个明确的指向。社会化搜索引擎战略布局已经如火如荼,至于如何通过战术出奇制胜,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