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ng_zhi_peng2007
  • 浏览: 241955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职场切记:没有苦劳,只有功劳!

 
阅读更多

有一个贵族要出门到远方去。临行前,他把三个仆人召集起来,根据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去创造财富。后来,这个贵族回来了,他把仆人们叫到身边,了解他们经商的情况。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5000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5000两。”主人听了很高兴,赞赏地说:“善良的仆人,你既然在赚钱的事上对我很忠诚,又这样有才能,我要把许多事派给你管理。”

第二个仆人接着说:“主人,你交给我的2000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2000两。”主人也很高兴,赞赏这个仆人说:“我可以把一些事交给你管理。”

第三个仆人来到主人面前,打开包得整整齐齐的手绢说:“尊敬的主人,看哪,您的1000两银子还在这里。我把它埋在地里,听说您回来,我就把它挖出来了。”主人的脸色沉了下来。“你这个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浪费了我的钱!”于是夺回他这1000两银子,给了那个有10000两银子的仆人,并说:“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个有1000两银子的仆人以为自己会得到主人的赞赏,因为他没有丢失主人给他的1000两银子。在他看来,虽然他没有使金钱增值,但也没有使金银丢失,就算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务了。然而他的主人却并不这么认为,主人不想让自己的仆人顺其自然,而是希望他们表现得更杰出一些。他想让他们超越平庸,其中两个仆人做到了——他们使赋予自己的东西增值了,而只有那个愚蠢的仆人得过且过。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这个故事再明确不过地说明了:使财富增值是每名员工的天职。如果老板出于信任,拨一笔资金让你经营一个项目,你首先不能使公司亏本,进而必须要让自己创造出高于启动资金几十倍的财富来,如此,你才算尽到了自己的天职;相反,如果你没有使资金增值,亏了本或者只是保持了原样,就会跟最后那个仆人一样,是一名“又懒又恶”的、没有尽职的员工。

今天的商业社会还处于一个“利润至上”的阶段,每一家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秉承这一原则。在这样的阶段里,千万不要以为只做一名“听话”的员工就够了,因为这仅仅是一个方面的要求,想方设法为公司创造财富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公司请你来,就是希望你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把创造利润作为自己最重要的目标。

公司利润大小关系着个人收入的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需要经济的支撑和保障。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命运都和公司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拥有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源于自己对公司真诚的付出。

大部分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目标,但描述这些目标的辞藻大多是华丽的、矫情的,甚至是非常空洞的,实际上企业的目标就是一个——创造利润。一个企业,生存的唯一理由就是创造利润,有利可图是一个企业运营的意义和目的。对于在企业工作的员工来说,劳动是谋生的手段,只有通过劳动,为企业创造价值,使企业赢利,员工才能获取报酬,才能有稳定的生活保障。老板在成立一家公司的时候,必须投入一定的资本。资本的本性就是攫取利益,或者是使公司利益最大化。所以,作为公司里的一名员工,就要为公司创造利润,如果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公司创造利润,那么他也就没有在这个位置上待着的必要了,就会被替换掉。无论竞争多么激烈,公司总有一个岗位永远缺人,缺真正能为公司和员工赢利的人。

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员工在为公司努力创造利润的时候,也能够为自己创造利润。作为一名员工,要时时以提高公司经营绩效为己任,努力为公司创造利润,伴随公司的成长而成长。美国惠普公司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和戴夫·帕卡德强调:只有在员工为公司创造出丰厚利润的条件下,他们的奖金和工作才能得到保障。公司只有实现了赢利,才能把赢利拿出来与员工分享。

赢利是任何一家想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公司的根本目的。创造最大的财富,是公司老板和所有员工最为一致的目标。作为员工,一定要为公司创造财富,而且要把为公司创造财富当作神圣的天职、光荣的使命。尤其是那些业务部门的员工,要时刻思考怎样抓住商机、怎样开拓市场、怎样扩大产品宣传;要时刻思考自己的工作行为到底与公司赢利这个大目标有多少距离;还要时刻思考自己为公司创造财富的确切数量。将为公司创造财富当作自己的天职,以此为目的,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作为一名员工,无论你曾经付出了多少心血、做出了多大努力,也不管你学历有多高、工作年限有多长、人品是如何的高尚,但如果你拿不出业绩,那么老板就会觉得他付给你薪水是在浪费金钱,你的结局也就不言自明。现实就是如此。千万不要因此而责怪老板和企业薄情寡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要想获得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创造价值,而公司价值的获得靠的就是员工的业绩。一名为公司着想的员工,应千方百计地想着如何为公司创造价值。

在工作中,有一句话常常被提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那些能力不够的、对待工作没有尽力的人,这句话常常被用来安慰自己,也常常成为抱怨的借口。他们认为,一项工作,只要做了,不管有没有结果,就应该算他们做出了成绩。

在当今企业中,有不少员工存在这样的想法。当上司交给的任务没有成功地完成的时候,就会产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观念,觉得管理者会谅解自己的难处,会考虑自己的努力因素。著名企业战略专家姜汝祥在《请给我结果》一书中,强调了“完成任务≠结果”这样一个理念,转录如下:我们要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则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完成任务≠结果!

小张、小李、小王不仅是中学同班同学,而且也是大学同班同学,更是同一天进入了同一家公司。但是他们的薪水却大不相同:小张的月薪是5 000元、小李的月薪是3 500元、小王的月薪是1 500元。

有一天,他们的中学老师来看望他们,得知他们薪水的差距之后,老师就去问总经理:“在学校,他们的成绩都差不多啊,为什么在毕业一年后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总经理听完老师的话,笑着对老师说:“在学校他们是学习书本知识,但在公司里,却是要行动、要结果。公司与学校的要求不同,员工表现也与学校的考试成绩不同,薪水作为衡量的标准,就自然不同呀!”

看到老师疑惑不解地皱着眉头,总经理对老师说:“这样吧,我现在叫他们3个人做相同的事情,你只要看他们的表现,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总经理把这3个人同时找来,然后对他们说:“现在请你们去调查一下停泊在港口边的船。船上毛皮的数量、价格和品质,你们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尽快给我答复。”

一个小时后,他们3个人都回来了。

小王先做了汇报:“那个港口有一个我的旧识,我给他打了电话,他愿意帮我们的忙,明天给我结果。我为了保证明天他给我结果,我准备今晚请他吃饭,请您放心,明天一定给您结果。”

接着,小李把船上的毛皮数量、品质等详细情况给了总经理。

轮到小张的时候,他首先重复报告了毛皮数量、品质等情况,并且将船上最有价值的货品详细记录了下来。然后表明,他已向总经理助理了解到总经理的目的,是要在了解了货物的情况后与货主谈判。于是,他在回程中,又打电话向另外两家毛皮公司询问了相关货物的品质、价格等。

此时,总经理会心一笑,老师恍然大悟。

相信看到这种情况后,任何一个人都会像那位老师一样,一下子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的薪水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了。

在任何一家企业,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三种人,我们应当问问自己:哪一种人中有自己的影子?我们是否真正清楚——我们周围那些收入高的人,为什么他们的薪水与我们的不一样?

领导让小王去买书,小王先到了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刚卖完。”之后又去了第二家书店,营业人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小王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

快到中午了,小王只好回公司,见到领导后,小王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小王,欲言又止……

什么是任务?什么是结果?买书是任务,买到书是结果。小王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因为他没有为公司提供结果。要知道公司是靠结果生存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于苦劳,满足于“我尽力了,结果做不到我也没办法”,那么公司靠什么生存?客户会因为公司员工很辛苦,但没有提供优质产品就付钱给你?

小王买书,去买是任务,买到书是结果。小王的确跑了三家书店都没有书,这就意味着小王已经付出了劳动,却没有结果,如何让自己的劳动不白费呢?只要小王执著地要结果,就会有很多办法:

方法一:打电话问其他书店是否有这本书,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跑书店的时间。

方法二:向书店打听,或者上网查这本书是哪家出版社出的,直接向出版社订购。

方法三:到图书馆查看是否有这本书,如果有,就问领导愿不愿花钱复印。

但小王这么做了吗?没有!为什么他不这么做呢?是因为他脑子中有一个观念,“你安排我做这件事(任务),我就做这件事(任务),我只对事(任务)负责,我不对结果负责。”但公司真正想要的是做事(任务)吗?不是,公司要的是这件事的结果!

老板看做事,一般只看结果,不关注过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是一些把事情没做成还想让别人记功的人喜欢强调的理由。如果目标没有达到,所有的过程和客观原因都不能成其为原因。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以功劳论英雄的含义。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强调的不应该是过程,而是结果,事情没有成功不应该为自己找任何理由。因为,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

他手下有一位将军,跟随自己长年征战。有一次,这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

“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说,“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是一个对人才有着高明判断力的人,他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拴在周围的驴子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其实工作也一样,人在工作中没有苦劳,只有功劳。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如果只讲资历不看能力,就会出现论资排辈的现象。

俗话说:革命不分先后,功劳却有大小。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勤奋工作的员工,而不是那些曾经做出过一定贡献、现在却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自以为是不干活的员工。在一个凭实力说话的年代中,讲究能者上庸者下,没有哪个老板愿意拿钱去养一些无用的闲人。

身为员工,必须懂得“没有苦劳,只有功劳”是现代企业的生存法则。资历不是能力,不能靠资历吃饭,否则,职场之路将会越走越窄。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工作的每一阶段总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你就能不断提升自己,就有可能被委以重任,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企业要永远保持创业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让“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

传统观念认为“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有疲劳。”这是涉及价值观的问题,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认同。当员工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而不被肯定时,这句话就会变成员工潜意识的怨言,从传统观念上来讲,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只认效率,客户只认功劳,消费者有选择你的权利,但没有选择你的义务。假如你的产品质量不好,不可能说你的产品虽然质量不好,但因为是你们员工千辛万苦制造出来的,客户就会将就去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有疲劳”的观点是错误的。

承认苦劳将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承认苦劳就是承认低效率,迁就懒汉。海尔集团要求全体员工每天必须进步一点点。在行业竞争策略上要求一定要比对方快一步,如不能快一步,快半步也行,员工每天必须有进步。只有承认功劳才会有进步,承认苦劳的后果只能是退步。

“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有疲劳。”如果追求效果,这句话就应演变成“没有功劳就没有苦劳,没有苦劳更没有疲劳!”企业的各项工作必须追逐效果,没有效果的工作至少是对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当然还可能有资金和其他的浪费。没有效果的苦劳,对于企业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

在没有功劳的时候,强调苦劳也是毫无意义的。苦劳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功劳才是业绩的具体表现。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主要是看结果,以结果论成败,以结果论英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文凭再高,工作再努力,如果没有业绩,一切都将是空谈。试想,一家公司的全体员工都非常勤奋,非常敬业,但最终企业产品销售不出去,无从赢利,企业将如何生存?所以说,再吃苦,再勤奋,苦劳再多,如果员工创造不了价值,业绩都等于零,更不用谈功劳之所在。

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类绘图软件开始被应用于建筑、家私、五金等企业。年轻人很快接受了这一新兴事物,并且运用到工作中,特别是在绘图计算方面,这类软件更是有着独特的优势。

有一位老工程师,因循守旧,手工绘图计算特别在行,并且他也习惯了手工绘制图样,结果他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地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绘制出来的某建筑大厦的内部构造设计图,年轻人只花了半天的时间就利用绘图软件把它给绘制出来了。同样一份工作,同样一个结果,一个人用了一个星期,一个人才用了半天,相比之下,我们更看重哪一个呢?由此可见,苦劳固然重要,但功劳才是业绩与能力的最佳体现。

在当今社会上,很多企业都是以绩论功,以功论酬,不关注过程,只在乎结果,谁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谁就是英雄。

在讲究效率和效果的现代社会中,苦劳是不等于功劳的,认真工作不等于业绩,效率才是第一位的。

有一位企业家在致公司全体干部的一篇文章中说:多少干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身心疲惫,部门工作只是流于应付日常事务或以“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自我安慰。但是当今社会,“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同样市场经济只认功劳,不认苦劳和疲劳。没有效率和效益的苦劳和疲劳只是消耗了公司资源,影响了公司发展。

商业时代以效率为先,凭业绩说话;企业中员工不管多么辛苦忙碌,如果缺乏效率,没有业绩,那么一切辛苦皆是白费,一切付出均没有价值。

“拿业绩来说话”不仅是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更是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市场不关心你是否忙碌。如果员工取得的业绩微乎其微,给企业创造的利润少之又少,或者不时地再给公司造成损失,那么即使整天在公司里忙得团团转,又有何实在意义可言?

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多的是“忙人”。他们每天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可到月底一盘算,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他们往往以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却没有想到,这种忙,只能是“穷忙”、“瞎忙”,没有给自己和单位带来多少效益。

如果你已身心疲惫,但是一无所获,那么你可能不是工作不努力,而是没有掌握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确方法,在无意中浪费了你的生命。

有一名员工,每当老总分配给他任务的时候,他经常会半开玩笑地说: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如果你是老板,听了这话可能也会感到挺不舒服。没人会赞同这种很怕多付出一点点的思想,多付出一点点就吃亏了吗?老板既然雇用你,自然会付你报酬,不用说,他付给你的价格肯定要比你创造的价值少些,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也需要一部分价值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公司其他方面的开支,不然大家都别开公司了!

21世纪,仅有“物有所值”是不够的,你一定要做到“物超所值”。什么叫“物超所值”?那就是你所做的工作所创造的价值超过老板付给你的钱。

松下幸之助曾问他公司的一名员工:“如果公司付给你1000元钱的话,你应该做多少事情才对?”

这名员工回答说:“你给我1000元,我就给你做1000元的事。”

松下幸之助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公司是要开除你的,因为公司给你1 000元钱,你就做1 000元的事,公司就会没有利润,就是在赔钱,所以公司不会要你的,你自然一分薪水也领不到了。”

所以,你要经常问自己:“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价值提高10倍?”如果你经常这么想,加薪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如果你希望老板给你加薪300元钱,你要先问你自己有没有做3 000元钱的事?只要你做到了3 000元的事,老板给你加300元是非常容易的事。假如你只做200元钱的事,你有什么理由要求老板为你加薪?假如你不愿意多做一点,老板感觉不到你有3 000元的价值,那为什么还要用你?假如你现在只赚500元,你希望老板给你加薪到1 000元,而你不先做10 000元钱的事,他为什么给你加薪?

所以,作为一名员工就一定要想办法多给公司创造价值或者提高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要相信,只要你有能力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老板也就会相应地付给你更多的报酬!

1901年,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年薪百万美元的高级打工仔——查理斯·施瓦伯。

施瓦伯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短期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3年后,他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施瓦伯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因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施瓦伯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在某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施瓦伯又像往常一样躲在角落里看书。正好被到工地检查工作的公司经理发现,经理看了看施瓦伯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施瓦伯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施瓦伯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普通员工,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

在施瓦伯的同事中,一些人还不时讽刺挖苦施瓦伯。对此,施瓦伯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是单纯地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

不久之后,施瓦伯就被升任为技师。后来,施瓦伯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时,施瓦伯成为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39岁时,施瓦伯成为美国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年薪100万美元。而在当时,一个人如果一周能挣到50美元,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查尔斯·施瓦伯之所以能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成为年薪百万美元的成功者,是因为他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