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jcollege
  • 浏览: 343437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广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家乡阳江----“漠阳文化”介绍

阅读更多
我的家乡阳江----“漠阳文化”介绍
文化孕育于江河,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漠阳江是广东西南一条独流入海小河,流域面积虽然不大,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地理单元,却有着北连西江、南接大海,东西山脉夹峙,利于战守和土地平旷、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地理形势,极利于土著文化孕育和发展,阳春独石仔14万年旧石器文化遗址,即为岭南远古文明一个亮点,而这样的文化遗址,在广东是极为个别的。以后随着历史发展,经过史前文明到历史文明,漠阳文化作为广府文化一个子系统,也大抵在宋代形成,以后不断脱羽成熟,形成自己文化特质和风格,比雄于其它地域文化。
一、漠阳文化渊源
生活在漠阳江流域的土著居民为南越人,到隋唐时习称俚人,他们创造的民族文化,与广东大部分地区一样,统称俚文化或俚僚文化。秦汉以后,中原汉人南下,汉文化相继移植于此。以后闽人和少数海外居民入居,带来闽南文化和海外文化。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整合成具有自己文化特质和风格的流域文化,姑且称为“漠阳文化”,在广东占有特殊地位。   (一)俚僚文化
广东土著,西汉以前概称“越”或“蛮”,东汉又以“里”为岭南各族主体。(吴)万震《南州异物志》曰:“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无君主,恃在山险,不用王法。”魏晋以后,“里”称为“俚”,隋唐又称“俚僚”。阳江自汉以来属高凉郡,自为俚人居地。隋唐时俚人发展为大规模部落联盟,冯冼家族为地区实际统治者。虽然对冼夫人出生地还有很多争议,但无论怎样,漠阳江流域属她的势力覆盖范围却是不容争议的。所以,俚僚既为当地居民的主体,俚僚文化也应属主流文化地位。宋代以后,大批汉人相继到来,俚人被汉化或他迁,但俚僚文化仍作为底层文化积淀下来,成为漠阳文化一个组成部分。
(二)中原汉文化
秦汉以来,随着中原政治势力南下,汉移民增加,行政建置设立,封建统治加强,中原汉文化随而在漠阳江流域生长壮大。但直到宋代以后,汉文化才取得主流文化地位。如据王存《元丰九域志》载,北宋南恩州客户已占当地总户79%,表明外来移民占主导地位。虽然宋代主客户是以土地占有关系划分,但初来移民一般是没有土地的。阳江许多姓氏族谱多记他们祖先来自南雄珠玑巷,如据新编《阳江县志?人口?姓名》,宋代迁阳江的就有儒洞陈姓、三山李姓、海陵黄姓、合山梁姓、麻桥冯姓、上洋姚姓等。一些主要文化建筑也始建于宋,南恩州学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校址几度迁移,今江城区一小所在校址建于明。城西北旧有金鸡阁,其前身为宋建三圣祠。城外北山风景秀丽,宋代建有熙熙亭,后废。南宋宝佑年间(1253-1258年)建北山石塔,高九层,为城市标志性建筑,保存至今,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阳江已开始有三人中进士,分别是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梁作心、嘉定七年(1214年)李镇、嘉定十三年(1220年)林珏,此后进士元代阳江有1人,明代3人,清代5人,清代武进士6人,明清两代文举人86人,武举人56人。
(三)闽客文化
阳江多山临海,明清以来,先后有善于耕山客家人和善于耕海闽南人入居,成为阳江人一部分。他们所操客家话、闽南话及其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也融为漠阳文化一部分。如现今阳江方言,虽以粤语(广州话)为主,但在西南临海儒洞、上洋、沙扒、新圩等地尚有7-8万人讲“海话”,实为闽南话。如米汤称“饮”,花生称“地豆”,绳子称“索”等,皆闽南方言用词。西部塘口、新圩和东部新洲等地有2-3万人讲“ 话”,即客家方言,如称星星为“天星”,公牛称“牛牯”,下雨曰“落水”,早餐曰“朝”等皆与梅县客家话相同。它们是不同时期迁来阳江闽南人和客家人使用方言。一些族谱家乘也记载了这种历史族群迁移。如据新编《阳江县志?社会?姓氏》江城三铺陈氏一支元至顺二年(1331年)从福建莆田为官阳江,后迁今岗列大塱,塱南、珊美、塘口陈姓原籍福建龙岩,后经南雄珠玑巷迁今塘口等地,北惯林姓祖籍莆田,后为官广东,宋亡辗转迁北惯诸村。此外,三山良洞李姓、东平、海陵黄姓、合山等地梁姓、上洋姚姓等,祖上也分别来自莆田。作为文化载体,他们带来闽南文化,至今仍遗存斑斑。
(四)海外文化
阳江海岸线漫长,海岛、港湾众多,取道漠阳江,连接西江,继东下番禺(广州),西北溯湘桂走廊,上中原,故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转运港,也是海外文化登陆之地。六朝时代,阳江作为高凉县治,即为外奴买卖的口岸。《梁书?王僧孺传》云:“天监初(502年)……南海太守郡,常有‘高凉生口(奴隶)’,及海舶每岁数至,外国贾人以通贸易。旧时州郡以半价就市,又买而即卖,其利数倍,历政以为常。”既然外船至此,必然带来海外文化。至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岭南条云:“是州(唐代恩州治今阳江)滨海,……凡自广(州)至勤、春、高、潘(州)路所必经。海滨旧置传舍,人惮波涛,因辟新路传舍,惟徒步出使与递符牒经过耳。然因当五州要路,颇有广陵(扬州)、会稽(绍兴)贾人船循海东南而至者,故吴越所产之货物不乏于斯。”可见中外货物聚集阳江港继发散各地。《唐书?地理志》所记“广州通海夷道”经阳江海面,下东南亚各地,也必然发生文化交流。而最有说服力的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宋代沉船“南海1号”。经初步水下考古勘探和发掘,出水文物即有江西景德、福建德化、浙江龙泉和福建建窑等日用瓷器、银锭、“政和通宝”、“绍兴通宝”等钱币。尤其内中有一件长170厘米鎏金银腰带,其形制和文饰显示外国特色,因珍贵异常,谅为船主所用。初步判断,“南海1号”是一艘来自南亚或西亚货船,在返船途中经阳江海域沉没。这为阳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外文化之路的有力证据。
海外文化也必然流布阳江。例如阳江佛教就是唐代从海上溯西江经肇庆下漠阳江传入的。康熙《阳江县志》记唐武德二年(619年)在城南建报恩光孝寺,为阳江建寺之始。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和二十四年(1898年),天主教和基督教传入阳江,很快获得发展,建国前全县有天主教徒4000人,基督教徒数千人,先后建天主堂8处、基督堂18处,以及一批医院、学校、育婴堂等,皆为西方文化在阳江留下历史见证。
二、漠阳文化特质
多元文化整合而成漠阳文化,反映阳江人适应地理环境、对自然资源价值取向、开发利用资源方式,以及人们深层精神世界的结构与风貌,集聚成漠阳文化特质,在多个文化层面上反映出来。
(一)丰富海洋文化内涵
江海是阳江人经济生活主要来源,耕海是古代利用海洋资源主要方式,包括海洋捕捞、晒盐、滩涂养殖增殖,以及海洋商业贸易、海河运输等。阳江沿海有20多个港湾,10多个渔港,闸坡、大澳、东平、三丫、北津、双鱼、湾头港口远近闻名,同治《阳江县志?要隘?港湾》称这些港口为“航行省城、香港必经之路,亦阳江海防之要地也。”从宋代起阳江盛产盐,宋设盐官,管理盐税,元因之。《宋会要?食货志》记,绍兴二年(1132年)南恩州课盐利3万贯以上,是该志所列产盐课利的府州之一(另为广州、潮州、惠州)。鱼、盐是宋代南恩州土贡之一,与广州、潮州、廉州一样以海产品上贡齐名。明清时代,阳江鱼盐业更称盛一时,并延续至今。沿海不少居民依靠海上贸易谋生,江城《周氏家谱》载,明代周姓祖先在海外种植槟榔,贩运回阳江销售。《谢氏家谱》也说祖先明代做神香生意,舶运到海外换槟榔、香楠(珍木)回阳江,而沿海城西阮氏族谱说自己祖先与越南阮氏同宗,古代以海运为业,经常航海于阳江与越南之间。
漠阳文化深厚海洋文化积淀,也广见于精神文化层面,又以海神崇拜、蛋民文化和以江海为题材歌谣等民间文艺为着。妈祖(天妃、天后)原为闽人航海保护神,后随闽人迁移,流布沿海各地。阳江多妈祖庙,仅阳江城清代即有四座,有些地方称大王庙或北帝庙,皆为水神,不但为渔民、海员,也为普通居民奉祀。阳江沿海各港、漠阳江河面,昔时蛋艇云集,蛋民数以万计。这个古老族群,在生活方式、宗教、婚嫁、习俗等方面都异于陆上居民,保留许多古越人文化遗风,而古越人是以海洋文化为其主要特质的。阳江蛋民,实为漠阳文化海洋性一个很大载体。阳江乃诗歌之乡,但不是以山歌而以咸水歌出名。江城昔有“渔洲唱晚”一景,乃市民赏心乐事一个去处。群众中流传许多战恶龙、打海盗、去金山(海外谋生)轶闻传说,实为海洋文化一种折射。
(二)厚重土著文化底蕴
漠阳江流域古代垌落纵横,为俚人居地,他们的文化即为阳江土著文化。后来俚人汉化或他迁,土著文化与汉文化等融合,但仍在多个文化要素和层面上留下许多遗迹。俚人前身越人,以种稻为生,稻田或水田古越语称“那”,“那”字起首地名即为水稻分布区。阳江那字地名甚多,如那龙、那洛、那栋、那阳、那扶等。《阳江市地名志》记载有48处,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不亚于广西、高雷琼廉等地。说明阳江稻作文化发达,故能成为“那”字地名一个最大集群之地。另外,洞(峒、垌)、罗、古、冲、濑、六(鹿  )等为起首地名也属古越语地名,如阳春有大洞、阳江有高栋、良洞、隋洞、儒洞;阳春有罗银、阳江有罗琴山、罗引山;阳江有古井、阳春有古重、古良、古宠;阳江有上濑、下濑、西濑等,禽兽所居或厕所皆称“鹿”,如牛鹿、粪鹿等,都是古越语留下吉光词组。
俚人俗重铜鼓。晋裴渊《广州记》云“俚僚铸铜为鼓”,阳春博物馆收藏多面铜鼓,即为俚人留下物证。阳江方言大而言之,属广州话系统,但保留古越语特别多。如柚子称“朴子”,猪圈称“猪六”,蝌蚪曰“蛤仔”等,深受壮语影响,而壮人祖先为古越人。
古越人实行二次葬,传承至今。阳江是此葬式盛行地区,俗称“执骨”。道光《阳江县志?礼仪民俗》云:“粤东……葬亲首(者)虑其骨蚀于蚁,期年后发棺捡骨,入水洗刷,贮以瓷罂,谓之‘金罐’,(阳)江俗亦复不免。”这样金罐在荒野至为触目,实为一陋习。   阳江人喜欢食粥,这不完全因为过去缺粮,而是古越人一种风俗。语云:“壮人据地甚广,其大部百谷皆宜,然其人犹秉祖宗以前穷守山谷之遗训,以饭食为暴殄,朝夕餐膳,无不食粥。虽然积谷盈仓,而日亦如此。”
按壮族为俚人后裔,阳江旧为俚人所居,食粥风俗被传存下来。此外,阳江流行女子出嫁有“伴队”、嗜食禾虫、蛇、(田)鼠、槟榔等习俗,皆为古越人风俗传承或变异。
三、漠阳文化空间格局
阳江位处珠江三角洲通广东南路过渡地带,又为广府文化区与琼雷福佬文化区结合部,故其文化既有其独立性一面,又有边缘性特点。即作为一个小流域而言,它保留许多传统文化特质和风格,这在文化地理学上称“小流域文化”或“小盆地文化”;而从大范围而言,它基本上属广府文化区,但又附加了福佬或闽南和客家文化成份,形成不少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板块或小岛,构成广府文化大面积连续分布,其它地域文化小集中,并被前者包围空间格局。广府文化与其它文化相互接触,形成类于气象学上气团“峰面接触”和大圈包小圈的“内缘接触”文化关系。这些接触地带或圈层,对内部文化具有保护作用,所以在阳江处于弱势地位的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能长存而没有被广府文化同化。充分认识这点,对于保存漠阳文化多样性,制定和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都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