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Java企业应用论坛

中国设计人员的悲哀

浏览 17414 次
该帖已经被评为隐藏帖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11-05-04   最后修改:2011-05-05
最近写了一本书,免费放在网上(http://redhat.iteye.com/admin/blogs/1007884)供大家讨论,两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任何人反馈。作者翻看了中国人写的几本关于设计模式的书籍,感慨万千,有的没有参考书籍和文献,有的一些概念完全讲错了(例如IoC,老是只和实例化撤在一起),几乎清一色没有严谨论述,不知道看完对OO能理解几分,和国外的几本书籍相去甚远。

难道中国技术设计人员都如此浮躁?那些OO的大师们,没有一个是没有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历练才造就的,中国人都想在一两年或者甚至一个下午把设计模式和OO搞懂,是太聪明了还是太愚昧了?

大家看到技术,往往向技术扑过去,觉得会使用spring,Android就很了不起,可惜看看写的代码,就明白他们还没有理解为什么,也不知道真正能作什么就开始,实用这些技术写的代码,避免重复和扩展性,可伸缩性始终是个遥不可及的神话。

唉,浮躁的社会,每一个技术人员学习两年开发和技术都想爬向管理,我们中国永远不会出现和理解像martin同学,eric evens同学,eric gammar同学等这样的人才。设计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对OO的领会和运用,岂是两三年就能弄懂的!

没事歪歪了几句,惹得多数开发人员不高兴了,先在这里诚挚地道歉了!

发现大家多数都在评论我的书籍,我只是感慨现状而已,至于我的书籍,我觉得最适合的人群是:
1.重复代码照样出现,而且时间总是你和老板的理由。
2.多个模式间你不知道如何选取,感觉都可以。
3.并且你在开发中对模式仍然念念不忘,为了使用模式而设计,不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发。
4.仍然自负的告诉客户,我们做的就是这样,你的需求无法实现。
5.最后,扪心自问下:什么是OO,OO带给你的什么,你在设计中如何使用OO的,它的封装和粗粒度给你带来了什么,如果这些你懂得话,那你没必要看我的这本书籍了,因为我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什么是OO,而不是设计模式。
6.如果觉得你现在解决的问题最麻烦的是给领域问题建模,而不是模式,因为你是由内而发,使用/创造模式的,根据问题来的,那么,你的水平高于本书的水平,这里有兴趣我们可以做其他讨论。
   发表时间:2011-05-04  
发了总觉得有点不妥,再道歉!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5-04  
这标题打击面也太大了,改一下比较好,像您的书里的知识虽然有用,说实话也没有超出google的范围,和原创性的原理,方法,工具比,还是不及的。单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也是这样,比如Martin Fowler同学,Eric Evans同学,Eric Gammar同学。当然即使是他们也不需要迷信。为什么呢?因为软件工程属于工程管理的范畴,并不是纯粹的数学逻辑,没有完全的对与错,只是一些方案或方法论的集合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5-04  
yangyi 写道
这标题打击面也太大了,改一下比较好,像您的书里的知识虽然有用,说实话也没有超出google的范围,和原创性的原理,方法,工具比,还是不及的。单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也是这样,比如Martin Fowler同学,Eric Evans同学,Eric Gammar同学。当然即使是他们也不需要迷信。为什么呢?因为软件工程属于工程管理的范畴,并不是纯粹的数学逻辑,没有完全的对与错,只是一些方案或方法论的集合

看来你没有仔细看完书籍,虽然讲的全是老掉牙的设计模式,我承认任何人讲这些设计模式都是拿前人总结的那23个在说,“网上可以搜到?” 这句我颇有异议:
1.诚然讲的是老掉牙的设计模式,我从OO的眼光来看它们,我没发现每一个和别人写的相同,包括我分析问题的方式。
2.我扩展了一些设计模式,不管是讲解还是把它们综合,比如像State模式,给出了Enum方式的State模式,我认为你都没办法把它们抄回来。
3.我在文章的结尾对OO设计的看法,请问您,这些您去哪里抄写去,哪里可以google到?

请不要读GoF写的23个模式设计,就告诉他们:“你们写的我们早就可以找到,因为你们就是把我们大家OO开发的一些解决方案综合起来,我们大家早就告诉你们四个人了!”

中国人写书的悲哀在于,要么把别人的书完全抄过来做些低级的修改,要么总是臆想别人写书就是把书抄过来,随便做些低级的修改。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5-04  
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浮躁是必然的趋势,技术人员无论在待遇还有地位上都得不到重视.你谈论的设计模式很好很优雅,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你没有办法把牛刀用在杀鸡上.很多公司不需要所谓多么优雅的代码设计,这就好像你在落后的乡村硬要推广你的别墅高尚生活.国外的技术氛围很好,但你没看到人家起步比我们有多早,很多东西需要时间的积累.
1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5-04  
CaryGao 写道
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浮躁是必然的趋势,技术人员无论在待遇还有地位上都得不到重视.你谈论的设计模式很好很优雅,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你没有办法把牛刀用在杀鸡上.很多公司不需要所谓多么优雅的代码设计,这就好像你在落后的乡村硬要推广你的别墅高尚生活.国外的技术氛围很好,但你没看到人家起步比我们有多早,很多东西需要时间的积累.


其实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类技术人才,记起我们很久之前做过的一个项目,使用贫血模型设计复杂领域的问题,早就得结果就是service写了一些逻辑,然后大量的逻辑写在pl/sql上,号称是速度快了,但是,花了那么大的代价维护,加之重复的代码,拿出1/10的钱花在硬件上完全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当然没有测算过,一个函数使用pl/sql是快了,但是几万个pl/sql写的逻辑真的比java实现的逻辑快吗?如果一两个处理数据出了问题,我们可以专门为其实现更快的方式——使用pl/sql,这里不再讨论),后来另外一家公司要我们的代码,但是要使用DB2,结果就是根本不可能使用,因为我们大概500左右核心的pl/sql包,有人拿了其中2个packages做重写,写了2个礼拜才重写完,里面的错误不计其数。

相信现在这样的代码在电信/金融保险等领域出现很多(使用贫血模型,大量逻辑都是pl/sql或者其他存储过程实现的)。

国外没有看见在60-70年代,大多数开发人就想做个管理人员发大财,只是我们目前确实太浮躁了。

另外,你说的对,杀鸡用牛刀,其实不是杀鸡用牛刀,是杀牛用牛刀,但是老板不懂,往往告诉你,那是鸡,不是牛。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5-04  
楼主说得好,我要把楼主写的设计模式分析下下来好好学习学习,我做J2EE的,我觉得设计、架构才是J2EE的核心,不过我菜鸟,估计没法给楼主提什么建议。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5-04   最后修改:2011-05-04
redhat 写道
最近写了一本书,免费放在网上(http://redhat.iteye.com/admin/blogs/1007884)供大家讨论,两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任何人反馈。作者翻看了中国人写的几本关于设计模式的书籍,感慨万千,有的没有参考书籍和文献,有的一些概念完全讲错了(例如IoC,老是只和实例化撤在一起),几乎清一色没有严谨论述,不知道看完对OO能理解几分,和国外的几本书籍相去甚远。

难道中国技术设计人员都如此浮躁?那些OO的大师们,没有一个是没有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历练才造就的,中国人都想在一两年或者甚至一个下午把设计模式和OO搞懂,是太聪明了还是太愚昧了?

大家看到技术,往往向技术扑过去,觉得会使用spring,Android就很了不起,可惜看看写的代码,就明白他们还没有理解为什么,也不知道真正能作什么就开始,实用这些技术写的代码,避免重复和扩展性,可伸缩性始终是个遥不可及的神话。

唉,浮躁的社会,每一个技术人员学习两年开发和技术都想爬向管理,我们中国永远不会出现和理解像martin同学,eric evens同学,eric gammar同学等这样的人才。设计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对OO的领会和运用,岂是两三年就能弄懂的!

没事歪歪了几句,惹得多数开发人员不高兴了,先在这里诚挚地道歉了!

首先我要为楼主的行为叫好,虽然不大卖座,但还是非常积极的行为的。

关于浮躁,不想多说,中国的大环境如此。

我花了40多分钟,过了一下楼主的书。发表一下个人愚见。好的地方就不多说,说一下我认为不大好的地方:

1.做为设计的老鸟,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读过设计模式的书。但大多数设计模式的书都是比较泛泛,缺少实际项目中的例子,不好理解。而比较好的java设计模式的书,毕定是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搭配head first ooad来看,是提高内功的比较好的方法。从你的书中,我也看到很多head first系列的影子,想必你也一定研究过。那么你这本比之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有什么出彩之处?

2.你加入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什么泛型、enum、hibernate注解、ioc、aop等新的内容。好的方面是有新的东西,但坏的方面也比较明显,容易显得太杂,设计这种东西,还是简单点,容易理解的好。毕竟东西一多,人容易分心,吸收的思想反而不好。

3.还是缺少实际开发中的例子,国外的很多书也是如此,不单你的。一切都没有比落地的代码更能说明设计模式的思想。毕竟设计的人,都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怎么也看过一些设计的书的,没有代码融会贯通,很难往上提高层次。至于工作几年,没什么经验的人来说,就更加难理解,很容易陷入泛泛。我认为设计这种东西是这样的:codding-阅读-应用-思考,反复以上。

4.很多牛人,看不上楼主写的东西。菜鸟初哥又不大关注。所以出现了不卖座的现象。

厚积而薄发,与楼主共勉!
1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5-04  
这软文写的太简单了点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5-04  
CaryGao 写道
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浮躁是必然的趋势,技术人员无论在待遇还有地位上都得不到重视.你谈论的设计模式很好很优雅,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你没有办法把牛刀用在杀鸡上.很多公司不需要所谓多么优雅的代码设计,这就好像你在落后的乡村硬要推广你的别墅高尚生活.国外的技术氛围很好,但你没看到人家起步比我们有多早,很多东西需要时间的积累.

 

 说的实在啊!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Java企业应用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