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论坛

在阿里巴巴的收获-提高质量意识

浏览 23754 次
精华帖 (4) :: 良好帖 (13) :: 新手帖 (0) :: 隐藏帖 (0)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11-09-23  
和我们目前的模式非常像,除了review这部分的安排,结对review,pm review这些事情难以想象,尤其是在不加班的情况下
而且team级别的pm(我们这里叫project owner)会更关心做什么,少部分时间会考虑怎么做,review细节代码的能力不一定还有,并且时间上肯定也不允许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9-23  
阿里巴巴是超市?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9-23  
fantasy 写道
sunday1207 写道
适合小团队,小项目,小模块

我们的团队不算大,5个开发,1个PM,2个QA和2个PD,我觉得作为一个敏捷团队正合适,呵呵。项目应该算比较大,因为我们开发了1年多了,但我们采用敏捷的开发方式,让它看起来很小。基本都是两周一个迭代的方式进行发布,产品经理以月为周期提供需求,我们的迭代就像火车一样,每隔两周开动一次,我们维持这样一个节奏,如果需求能赶在本次列车发布,那么就装在本趟列车里。如果不行,就会安排到下躺列车里。如果模块比较大,我们会拆分为2个迭代来完成。但是中间会采取showcase的方式来进行一次验收。
如果是大团队,我们也把它裁剪为N个小团队,每个团队有自己的PM。
如果这个大团队做同一个项目,我们仍然将它拆分为多个小团队,每个小团队使用不同的分支开发不同的功能,定期合并代码,每个团队拥有自己的PM,但是PD和QA共用。
在最近一年的开发过程中,我觉得开发节奏很重要,如果你保持两周一个迭代的节奏,那么你每天都能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比如到周四了你就知道要codereview了,到周五了你就知道要自测冒烟点了,到下周一你就知道要提测了。



你这个和我们的开发团队相似。。
不过我们是10个开发,1个QA,1个SA,1个BA,1个PM。
一般一周一个iteration,一个月一个版本。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9-28   最后修改:2011-09-28
PetriNet 写道
大概只有阿里一类舍得投入的企业才有可能达到楼主团队的境界。如果像金盆洗脚城里面一段:董事长总经理出纳会计迎宾保安都是我一个,搞毛

facebook所提倡的精英文化就是这么做的,几乎没有测试和前端,全都由程序员自己搞定,我们正在逐步转向这个阶段。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9-28  
zhangcs053 写道
程序员应该把精力放在改善程序代码上,测试代码应该由测试人员编写并测试,提交测试报告,反馈给开发人员,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想着降低成本,有时候开发人员的鸭梨很大!

嗯,把精力放在改善程序上是没错。前提是要有精力,如果质量不高,会发现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同QA讨论BUG,确认BUG和修改BUG上,这样就没有精力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如果开发人员更关注质量,的确压力会更大,但如果质量意识提高了,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公司也能降低的成本,我们团队今年的目标是QA资源减半,一起加油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9-28  
ppgunjack 写道
和我们目前的模式非常像,除了review这部分的安排,结对review,pm review这些事情难以想象,尤其是在不加班的情况下
而且team级别的pm(我们这里叫project owner)会更关心做什么,少部分时间会考虑怎么做,review细节代码的能力不一定还有,并且时间上肯定也不允许

嗯,资源很重要,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团队合作来保证项目质量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09-28  
fantasy 写道
ppgunjack 写道
和我们目前的模式非常像,除了review这部分的安排,结对review,pm review这些事情难以想象,尤其是在不加班的情况下
而且team级别的pm(我们这里叫project owner)会更关心做什么,少部分时间会考虑怎么做,review细节代码的能力不一定还有,并且时间上肯定也不允许

嗯,资源很重要,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团队合作来保证项目质量吧。

问问作哪个项目可以不?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1-10-08  
认同,主要还是测试能否落实到位

另外结对评审很有用,但是比较耗人力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